缁怎么读?缁字发音全解析

缁怎么读?缁字发音全解析

“缁”字的正确读音为,注音为ㄗ。以下是对“缁”字发音的全解析:

一、发音技巧

  1. 声母:“z”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背,形成阻塞,然后舌尖突然离开上齿背,使气流冲出,声带不振动。
  2. 韵母:“ī”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面前部隆起,接近硬腭前部,口腔开度很小,嘴唇向两边展开,呈扁平状。
  3. 声调:第一声,发音时声音高而平,没有升降变化。

二、发音练习

  1. 单字发音:多次重复“缁”字的发音,感受声母“z”和韵母“ī”的组合,以及第一声的平稳音调。
  2. 词语练习:将“缁”字放入词语中进行发音练习,如“缁衣”(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后泛指黑色衣服)、“缁帷”(黑色的帷幔)等。通过词语练习,可以更好地掌握“缁”字在实际语境中的发音。
  3. 对比练习:可以找一些与“缁”字发音相近的字进行对比练习,如“资”、“姿”等。通过对比练习,可以更好地辨别和区分这些字的发音差异。

三、发音注意事项

  1. 避免方言影响:如果受到方言影响导致发音不准确,可以多听一些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示范,如新闻联播、广播节目等。
  2. 注意声调:“缁”字是第一声,发音时要保持声调的平稳,不要出现升降变化。
  3. 发音清晰:发音时要清晰有力,避免含糊不清或发音过轻。

四、缁字的含义与用法

  1. 本义:据《说文》记载,“缁”的本义是帛黑色,即黑色的丝织品。
  2. 引申义:后来,“缁”字逐渐引申为黑色的意思,可以用来形容各种黑色的物品或景象,如“缁衣”、“缁帷”等。
  3. 特定用法:在古代汉语中,“缁”还常用来指代僧侣或黑色僧服。例如,“缁锡”指的是僧人,“缁衣”有时也借指僧尼所穿的青黑色衣服。

五、相关成语与典故

包含“缁”字的成语有“缁衣素食”、“削发披缁”等。这些成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缁”字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和含义。

通过以上全解析,相信您已经能够准确掌握“缁”字的发音和用法。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4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4日

相关推荐

  • 爱国的诗有哪些激发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诗歌如何激发民族精神? 一、爱国主义诗歌的核心价值 爱国主义诗歌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凝练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唤醒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其核心价值体现在:1. 传承历史记忆…

    22小时前
    20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话如何理解?

    理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哲学智慧 一、原文出处与基本释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论语·微子》,是楚国隐士接舆对孔子的一句劝诫。字面意思是:过去的事情无法挽回,但未…

    2天前
    40
  • 葛之覃兮怎么读?古文诗句发音

    “葛之覃兮”的正确读音为:gě zhī tán xī。以下是对这四个字发音的详细解释: 葛(gě): 发音时,声带振动,舌根抬起,软腭下降,气流从舌根和软腭之间通过,发出“g”的音…

    2024年11月25日
    2110
  • “红豆生南国”中的红豆是什么?

    红豆生南国:红豆的植物学与文化意义 引言 “红豆生南国”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出自《相思》。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让“红豆”成为了中国文化中象征爱情和思念的重要符…

    2025年3月10日
    460
  • 四言诗有哪些简洁明了之作?

    四言诗的简洁明了之作探析 一、四言诗的基本特征 四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以每句四字为基本特征。这种形式简洁明快,节奏感强,在先秦时期尤为盛行。《诗经》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

    14小时前
    10
  • E的长音怎么读?英语发音全解析!

    在英语中,字母“e”的发音有多种,但最常见的是长音/i:/和短音/ɛ/。以下是对字母“e”发长音/i:/的详细解析: 发音特点 舌位与唇形:发音时,舌头应位于口腔中部,嘴唇略微向前…

    2024年12月24日
    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