呿怎么读?发音全解析

呿怎么读?发音全解析

“呿”字是一个汉语生僻字,其读音为。以下是对“呿”字发音的全解析:

发音要点

  1. 声母:“呿”字的声母是“q”,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紧贴软腭,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爆发而出,形成清辅音。
  2. 韵母:“呿”字的韵母是“ū”,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口型较小,嘴唇拢圆,声带振动,发出元音音素“u”。
  3. 声调:“呿”字的第一声(阴平),发音时声调保持平稳,声音不高不低,不升不降。

发音技巧

  1. 气流控制:在发“q”这个声母时,要注意控制气流的爆发力度,既要使气流充分爆发,又要避免过于用力。
  2. 口型与舌位:在发“ū”这个韵母时,要保持口型较小且嘴唇拢圆的状态,同时舌面后部要隆起并紧贴软腭。
  3. 声调把握:虽然“呿”字的第一声声调平稳,但在实际发音中仍要注意保持声调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声调波动或变化。

常见组词与用法

  1. 睢呿:形容张口的样子。
  2. 呿呀:象声词,形容声音宏大。
  3. 鲸呿:形容鲸鱼张口呼吸的样子。

发音练习建议

  1. 多听多练:可以通过听录音、模仿发音等方式来熟悉“呿”字的正确读音。可以寻找包含“呿”字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朗读练习。
  2. 对比练习:将“呿”字与其他类似发音的字进行对比练习,如“区”、“曲”等,以加深对“呿”字发音特点的理解。
  3. 结合语境:在实际语境中使用“呿”字,如阅读包含该字的文学作品或专业文献,以加深对其发音和用法的理解。

综上所述,“呿”字的发音为qū,需要注意声母“q”的气流控制、韵母“ū”的口型与舌位以及声调的稳定性。通过多听多练、对比练习和结合语境使用等方式,可以逐渐掌握“呿”字的正确发音。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3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3日

相关推荐

  • 《愚公移山》的简谱哪里可以找到?

    引言 1.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愚公坚持不懈、移山填海的精神。近年来,这首故事被改编为歌曲,成为许多人传唱的经典曲目。2. 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找到《…

    2025年3月5日
    340
  • 夏天的诗句苏轼作,感受夏日的诗情画意!

    夏天的诗句苏轼作,感受夏日的诗情画意! 苏轼与夏日诗情 苏轼,北宋文学巨匠,其诗词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在苏轼的笔下,夏日不仅是炎热的季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时光。他的夏日诗句…

    2025年3月22日
    190
  • 苏辙的正确读音,你知道吗?

    当然知道啦!苏辙的正确读音是sū zhé。😉 苏辙可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官员和文学家哦,他的散文写得特别好,还被苏轼称赞过呢!说到他的名字,“苏”字读起来就像清晨的微风一样轻柔,“辙”…

    2024年10月13日
    1460
  • 《管子·权修》讲了哪些治国理念?

    管子·权修的核心思想 1. 《管子·权修》是春秋时期管仲的重要著作,集中体现了其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该书强调”权”与”修”的辩证关系…

    2025年3月5日
    370
  • 万里诗有哪些?描绘万里长空的诗歌?

    万里诗有哪些?描绘万里长空的诗歌赏析 一、什么是万里诗? 万里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类型,指以”万里”为空间尺度,表现壮阔天地、苍茫时空或人生境界的诗…

    2小时前
    00
  • 西的诗有哪些?以“西”为题或主题的诗歌?

    以“西”为题或主题的诗歌研究 一、引言 “西”作为地理方位、文化符号或情感寄托,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频繁出现。它既指向西方地域(如西域、边塞),也承载离别、夕阳、归隐等意象。本文梳理以…

    2小时前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