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袅袅十三余怎么读?发音揭秘

娉娉袅袅十三余怎么读?发音揭秘

“娉娉袅袅十三余”的正确发音为pīng pīng niǎo niǎo shí sān yú。以下是发音的详细揭秘:

一、发音要点

  1. “娉娉”的发音

    • 第一个“娉”(pīng)字,声母为“p”,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迸裂而出,声带不颤动。韵母为“īng”,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声带颤动,气流从鼻腔通过。
    • 第二个“娉”字与第一个发音相同,注意保持音调和力度的一致。
  2. “袅袅”的发音

    • 第一个“袅”(niǎo)字,声母为“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声带颤动。韵母为“iǎo”,发音时舌面抬高,口形扁,声带颤动。
    • 第二个“袅”字与第一个发音相同,注意保持连贯性和音调的稳定性。
  3. “十三余”的发音

    • “十”(shí)字,声母为“sh”,发音时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部,留一道窄缝,让气流从当中挤出来,声带颤动。韵母为“í”,发音时舌面中部隆起,口形扁,声带颤动。
    • “三”(sān)字,声母为“s”,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背,留出窄缝,气流从舌尖的窄缝中挤出,声带颤动。韵母为“ān”,发音时口形微开,舌尖抵住下齿背,声带颤动。
    • “余”(yú)字,声母为“y”,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韵母为“ú”,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口形半开半合,声带颤动。

二、发音步骤

  1. 先发“娉娉”的音

    • 依次发出两个“pīng”的音,注意保持声带的颤动和鼻腔的共鸣。
  2. 接着发“袅袅”的音

    • 紧接着发出两个“niǎo”的音,注意舌尖抵住上齿龈和鼻腔的共鸣。
  3. 最后发“十三余”的音

    • 依次发出“shí”、“sān”和“yú”的音,注意声带的颤动和口形的变化。

三、发音练习建议

  1. 分节练习

    • 先将“娉娉袅袅”和“十三余”分开练习,确保每个部分的发音都准确无误。
  2. 组合练习

    • 将“娉娉袅袅”和“十三余”组合起来练习,注意保持整体的连贯性和音调的稳定性。
  3. 跟读练习

    • 可以找一些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示范音频或视频,跟读练习“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发音,注意模仿示范者的发音技巧和语调。
  4. 反复练习

    • 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发音技巧,直到能够流畅且准确地读出“娉娉袅袅十三余”这句话。

通过以上发音揭秘和练习建议,相信你已经能够准确掌握“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发音技巧了。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

  • 字母”c”到底怎么读?发音疑惑全解答!

    字母”c”在英语中的发音可以根据其后面的字母以及所在的单词位置有所不同。以下是对字母”c”发音的详细解答: 一、常见发音 /s/: …

    2024年12月19日
    1270
  • 以前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在文言文中,“以前”这个概念通常可以用“昔”、“曩”、“向”、“前”等词来表达,具体使用哪个词取决于语境和表达的精确性。 昔:常用来表示过去的时间,尤其是较远的过去。例如,“昔者”…

    2024年11月20日
    7350
  • 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引言 1. 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讲述了曹操在行军途中,士兵因口渴而士气低落,曹操灵机一动,谎称前方有梅林,士兵们听到后口中生津,暂时缓解了口渴感。这个故…

    2025年3月5日
    550
  • 允恭克让,鸷鸟之不群兮何意?

    允恭克让,鸷鸟之不群兮何意? 引言 “允恭克让,鸷鸟之不群兮”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德与行为准则。允恭克让指的是谦逊、恭敬、克制和礼让,而鸷鸟之不群则象征着…

    2025年3月9日
    410
  • 古诗词宋词简短精选,有哪些经典之作?

    古诗词宋词简短精选的意义 1. 古诗词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简短精选的作品更是其中的精华。这些作品不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2. 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

    2025年3月8日
    520
  • 范成大的诗有哪些田园风光?

    范成大诗中的田园风光 一、范成大与田园诗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

    1天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