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情感深邃,意境开阔,既有壮志豪情,也有人生哲思,流传千古的诗句众多。以下是一些苏轼流传甚广、脍炙人口的诗作:
一、壮志豪情与人生感慨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流传千古之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内容概述: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流传千古之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内容概述:此词表达了作者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流传千古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内容概述:此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流露出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二、哲理思考与生活感悟
- 《题西林壁》
- 流传千古之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内容概述:此诗不仅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还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流传千古之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内容概述: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 《和子由渑池怀旧》
- 流传千古之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内容概述:此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前四句是对往事的追述,后四句是对当前处境的抒写和对未来的期许。
三、自然美景与人生情怀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 流传千古之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内容概述: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广为流传。
-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 流传千古之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内容概述:此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 《海棠》
- 流传千古之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内容概述:此诗表达了诗人爱花更惜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豁达潇洒的襟怀。
除了以上列举的诗作外,苏轼还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众多佳作,这些诗作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流传千古,为后世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