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是”字有多种用法和含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文表达及其解释:
指示代词
- 此,这:
- 例如,“是日”表示“这一天”,“是夕”表示“这天晚上”。
- 出处: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清代方苞《狱中杂记》中的“是疾易传染”。
形容词
- 对,正确:
- 与“非”相对,表示肯定或正确的意思。
- 出处: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觉今是而昨非”。
-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 例如,“是人”表示“任何人”,“是事”表示“事事,凡事”。
动词
-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 例如,《墨子·尚同上》中的“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
- 清代刘开《问说》中的“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 订正:
- 例如,《荀子》中的“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助词
- 放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复指前置宾语,起强调作用:
- 例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
副词
- 表示肯定:
- 例如,“是必”表示“一定要,务必”。
判断词
- 表判断:
-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但这一用法在古文中出现较晚,且多见于民间文学作品及口语中。
- 出处:如“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名词
- 与“事”相当,如“共商国是”:
- 这里“是”指的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
其他用法
- 在特定语境中表示存在、适合、解释或描述等意义:
- 例如,“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是”还可以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
发音与声调
- 在文言文中,“是”的发音与现代汉语中的“shì”相近,但具体发音可能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声调方面,根据古文的读音规则,“是”通常读为去声(第四声)。
综上所述,“是”字在文言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具体使用哪种含义和用法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在学习和阅读古文时,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和运用“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