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可憎典故出自哪里?成语故事讲解!

面目可憎典故出自哪里?成语故事讲解!

“面目可憎”这一成语典故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穷文》。以下是对这一成语典故的详细讲解:

成语出处

韩愈的《送穷文》是一篇以自嘲方式表达对贫困与困境不满的文章。在文中,韩愈通过描述自己被五个穷鬼(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缠身,导致他一生困顿。其中,“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一句,便是对“面目可憎”这一成语的直接引用。

成语释义

“面目可憎”意指人的面貌丑陋,令人厌恶。后来,这一成语的含义得到了拓展,不再仅仅局限于形容人的外貌,还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或言语表达令人不悦。例如,形容一个人平时总是和颜悦色,但一旦生气起来就面目狰狞、令人害怕。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词汇单调、内容贫乏,使得听众或读者感到乏味和生厌。

成语故事

在《送穷文》中,韩愈以幽默诙谐的笔触,虚构了自己与五个穷鬼的对话。他向穷鬼们表示要送他们离开,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自己面貌丑陋、言语无味。这五个穷鬼则纷纷辩解,认为韩愈的贫困并非他们的过错,而是由于其他原因。最终,韩愈虽然打消了驱逐穷鬼的念头,但“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一句却流传开来,成为了形容令人不悦之貌的常用表达。

成语用法

“面目可憎”这一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例如,可以说“他发怒时面目可憎,让人不寒而栗”,或者“这篇文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让人难以卒读”。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有“獐头鼠目”、“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等,都侧重于形容人的外貌丑陋或猥琐。反义词则有“秀色可餐”、“眉清目秀”、“眉目如画”等,都形容人的外貌美丽或端庄。

成语影响

“面目可憎”这一成语自韩愈的《送穷文》流传开来后,成为了汉语中形容令人不悦之貌的常用表达。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中,还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令人愉悦的重要标准之一。

综上所述,“面目可憎”这一成语典故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穷文》,其含义丰富多样,既可以形容人的外貌丑陋,也可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或言语表达令人不悦。这一成语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相关推荐

  • “转朱阁”这句词出自哪首词?

    “转朱阁”这句词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全词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2025年1月2日
    1010
  • 靖怎么读音?一分钟学会这个安定字的发音!

    “靖”字的读音是 jìng,它是一个富含深意的汉字,常用来表示安定、平静的意思。下面是对“靖”字的详细解释和发音指导: 基本信息 拼音:jìng 部首:立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共…

    2025年1月19日
    2200
  • “明月皎月”出自哪篇光?诗词名句欣赏!

    您提到的“明月皎月”并非直接出自某一篇具体的诗词或文章,而是对月亮明亮皎洁之美的描述,可能融合了多个诗词中关于月亮的美好意象。在古诗词中,有许多描绘月亮皎洁明亮的名句,以下为您欣赏…

    2024年12月28日
    1140
  • 土洋鬼子这个称呼出自哪里?

    “土洋鬼子”这个称呼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当时,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越来越多的洋人进入中国,他们的外貌、行为和文化与中国传统大相径庭,引起了中国老百姓的好奇、恐惧和反感。由于这些…

    2025年1月3日
    1030
  • 豕怎么读音?别再把这个常见字读错了!

    “豕”的读音是 shǐ。 发音技巧: 发音时,舌尖翘起,接近硬腭前部,留一道窄缝,使气流从中挤出来,摩擦发声,这是“sh”的发音部分; 接着,口腔由半开转为稍微闭合的状态,舌尖抵住…

    2025年1月5日
    4830
  • 张翰欲擒故纵出自哪里?策略智慧解析!

    “张翰欲擒故纵”这一说法出自张翰与古力娜扎合拍的古装剧《山海经之赤影传说》。在这部剧中,有一个经典的名场面,即张翰对古力娜扎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台词:“你这是在跟我玩欲擒故纵吗?”这句…

    2024年12月28日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