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这一经典神话人物,主要出自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话故事。以下是对哪吒故事来源的详细探寻:
一、哪吒在《封神演义》中的故事
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是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第三子,母亲殷夫人怀孕三年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忽然光芒四射,从中跳出一个男孩,即哪吒。后来,仙人太乙真人登门道贺,收哪吒为徒,取名哪吒,并赠予他乾坤圈和混天绫两件宝物。
故事中,哪吒因妖龙作祟、残害百姓,而大闹龙宫水府。他打死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并抽其龙筋作为腰带要送给父亲李靖。东海龙王到天宫上本,又在哪吒痛打之下,被抓下四五十片鳞甲,鲜血淋漓,狼狈不堪。四海龙王联名奏准玉帝来拿李靖夫妇问罪,哪吒不愿牵连父母,于是自己剖腹、剜肠、剔骨,还筋肉于双亲。他的孝道感动了龙王,李靖夫妇也因此得赦。
随后,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用莲花莲藕为哪吒重塑真身,使他起死回生。哪吒复活后,法力更加强大,继续助姜子牙兴周灭纣,战功显赫。最终,他与父兄共四人一起肉身成圣。
二、哪吒故事的来源探寻
哪吒的故事并非《封神演义》独创,而是有着丰富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以下是对哪吒故事来源的探寻:
-
佛教传说:
- 哪吒最早写作那吒,是梵语Nalakuvara的音译之略,意为“天之子”。在佛经中,哪吒是北方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的儿子,是佛教的护法神。
- 唐代时,毗沙门天王信仰开始兴起,哪吒作为毗沙门天王的儿子,其事迹也广为流传。例如,唐代高僧不空和尚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就有哪吒的记载。
-
道教融合:
-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本土化,哪吒的形象逐渐被道教吸收和融合。在道教中,哪吒被赋予了更多的神格和法力,成为道教护法神之一。
- 元代的话本中已经出现了毗沙门托塔李天王的叫法,哪吒也逐渐与托塔天王李靖建立了父子关系。
-
文学作品:
- 哪吒的故事在文学作品中的传播和演变,以《封神演义》为代表。在这部明代神魔小说中,哪吒的形象得到了生动的塑造和深刻的描绘。
- 此外,哪吒的故事还出现在《西游记》、《三教搜神大全》等古代文学作品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
综上所述,哪吒这一经典神话人物,主要出自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话故事。其形象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元素,经过历代文人的创作和演变,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