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车”出自哪个文章?典故来源探秘!

“五车”出自哪个文章?典故来源探秘!

“五车”这一典故出自《庄子·天下》篇。以下是对该典故的详细探秘和赏析:

出处

“五车”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为:“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这句话的意思是,惠施的学识广博,他的藏书丰富,需要五辆车子才能拉得动。

典故来源

“五车”典故中的“惠施”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属于名家学派。他口才很好,善于诡辩,名气很大。惠施的学识极为丰富,著作等身,因此庄子用“其书五车”来形容他的藏书之多、学识之广。

典故解析

  1. 学识广博的象征

    • “五车”在这里是一个夸张的说法,用以形容惠施的学识极为丰富。在古代,书籍是用竹简制成的,每片上刻有字,串起来就成了书。因此,五车竹简的数量是极为庞大的,足以象征惠施学识的广博和深厚。
  2. 对知识的崇尚

    • “五车”典故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知识的崇尚和追求。在知识匮乏的古代,能够拥有如此丰富的藏书和学识,无疑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和成就。
  3. 文学意象的形成

    •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车”逐渐演化为一个文学意象,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后来人们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等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

典故应用

“五车”典故在后世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宋代辛弃疾在《水调歌头·和赵景明知县》中写道:“五车书,千石饮,百篇才。”这里的“五车书”就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又如,明代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提到:“学者须是胸次洒落,如光风霁月,然后读书,庶几可以穷理。不然,虽读五车书,亦何益哉?”这里强调了学识广博的重要性,但也指出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开阔的胸襟和深刻的思考。

结论

“五车”典故源自《庄子·天下》篇,用以形容惠施学识广博、藏书丰富。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知识的崇尚和追求,也演化为一个文学意象,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在后世文学作品中,“五车”典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承。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相关推荐

  • “色类须同”这个观点出自哪里?

    “色类须同”这一观点出自《唐律疏议》。 据《唐律疏议》规定:“人各有偶,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宜配合。”“色类”在这里指的是人的等级属性,即同一等级的人才能通婚,对良贱之间的婚姻是…

    2025年1月2日
    1180
  • 十架斋出自哪里?文化典故讲解!

    “十架斋”实际上是“十驾斋”的误写。以下是对“十驾斋”文化典故的详细讲解: 出处 “十驾斋”是清代大学者钱大昕的书斋名。钱大昕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他在经…

    2024年12月31日
    1300
  • 母亲出自岭南金氏是怎么回事?家族历史揭秘!

    岭南金氏,作为一个家族姓氏,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关于您提到的“母亲出自岭南金氏”,这可能意味着您的母亲属于岭南地区的金氏家族。以下是对岭南金氏家族历史的揭秘: 一、岭南…

    2024年12月30日
    1130
  • 曼妙轻佻成语出自哪里?成语故事讲解!

    “曼妙”和“轻佻”是两个独立的成语,各自有着不同的出处和含义,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曼妙 出处 “曼妙”一词,源自东汉末年曹植的《洛神赋》。在《洛神赋》中,曹植用“曼妙”来形容洛…

    2024年12月30日
    950
  • 煜怎么读音?掌握这个光明字的正确发音!

    “煜”的读音是 yù。 发音技巧: 发音时,舌面中部隆起,接近硬腭,然后留一道窄缝,使气流从中挤出来,同时声带振动,发出清晰的“y”音; 接着,口腔由半开转为稍微闭合的状态,舌根向…

    2025年1月5日
    2160
  • 《苏州赋》是王蒙的作品吗?

    是的,《苏州赋》是王蒙的作品。 《苏州赋》是现代作家王蒙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仿照古代赋体的形式,描摹了改革开放以来古城苏州的沧桑巨变,抒发了作者对苏州文化的倾心向往。王蒙在作品…

    2025年1月2日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