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颍上人”这一说法出自《史记·管晏列传》,原文为:“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这是对管仲籍贯的明确记载。以下是对管仲这一历史人物的传记探秘:
基本信息
- 姓名: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叔、管敬仲。
- 生卒年月:约前723年~前645年(具体生年存在争议)。
- 籍贯: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是周穆王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
-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生平事迹
- 早年经历:管仲出身贫苦,以商贾为业。自幼与鲍叔牙为知己,鲍叔牙知其雄才伟略,常善待之。
- 政治生涯:后经鲍叔牙举荐,管仲成为齐相,辅佐齐桓公。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内发展工商、渔盐、冶铁,按照土地的好坏来征收租赋,主张富国强兵,增强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举贤任能,制定选拔人才的制度,整顿行政管理系统,使得行政区域更加精细化,维护了社会稳定。对外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拥护周天子,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与各诸侯国会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 逝世:前645年,管仲病逝。管仲在齐国辅佐齐桓公期间进行的内政外交的重大改革,使得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思想成就
- 经济思想:管仲提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揭示道德教化以物质生活为基础。又强调“四维(礼、义、廉、耻)不张,国乃灭亡”,重视道德教化作用。
- 政治理念:他整顿行政管理系统,实行官员考核,把官吏考核结果作为执政的依据。重视人才选拔,选贤任能,打破传统世卿世禄制。整顿行政管理,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革除部落残余,实行军政结合,加强中央集权和军事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 军事思想:管仲主张寓兵于民,军政合一,从而形成了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队伍。
- 外交策略:管仲主张“尊王攘夷、重礼相赠”,缓和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划清疆界,归还先前侵占他国的土地。同时,对待山戎和狄人入侵,与各诸侯国合盟,共同抵抗入侵,彰显大国责任。
个人作品
- 《管子》:管仲的思想和言论主要记载于《管子》一书。《管子》原为86篇,今存76篇,是以齐国法家为主兼及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著述总集。内容涉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农业等科学知识。
后世评价
- 孔子:孔子曾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是披头散发,衣襟开在左边的人了。
- 后世学者:管仲被后世学者誉为名相,他的思想和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纪念与影响
- 纪念场所:管仲故里位于今安徽颍上县建颍乡管谷村。建有管鲍祠,是为纪念齐相管仲与齐大夫鲍叔牙的合祠。管仲去世后,葬于山东省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北山西村)牛山北麓,即著名的管仲墓。
- 历史影响:管仲在齐国辅佐齐桓公期间进行的内政外交的重大改革,使得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他的思想和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学者誉为法家先驱、经济思想的奠基人之一。
综上所述,“管仲颍上人”这一说法出自《史记·管晏列传》,准确地指出了管仲的籍贯。管仲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其生平事迹和思想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