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相生的哲学思想最早出自《易经》。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最早提出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观念,“两仪”即天(阳)、地(阴),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易经》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两爻以三重叠而组合成八卦,两卦相重而组合成六十四卦,两爻、八卦和六十四卦都两两相对。阴阳观念在《易经》中得到了深入的阐述和运用,成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哲学思想的发展,阴阳相生的理念逐渐渗透到儒道等各家学说中。如老子用阴阳观念来解释天地间万物的性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至汉儒董仲舒吸取先秦阴阳家学说构筑了儒家第二阶段的完整体系后,在哲学、伦理、社会、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阴阳相生”遂成为中国哲学中十分重要的学说,在中国伦理、社会、政治中随处可见对称结构,如内——外、文——质、己——人、知——行、义——利、仁——义、仁——智、礼——义、法——礼、思——义、中——和、天——人、动——静、道——器、体——用、理——气、理——欲、形而上——形而下等等。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甚至形成一种固定的民族心理。中国人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喜欢“偶”“对”,讲究对立统一,在诗文表达上也广泛运用对偶手法。
阴阳相生的哲学思想强调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它认为阴阳两种力量在宇宙间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万物的生成与演化。这种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中医学、风水学、占卜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阴阳相生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和理解,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