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这些戏曲不仅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历史传说和审美情趣,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对壮族独特戏曲文化的探秘:
一、壮剧概述
壮剧,又称“壮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传统戏剧,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广西壮剧”(包括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师剧)与“云南壮剧”(包括富宁壮剧、广南壮剧)。壮剧多用当地壮族方言演出,唱腔曲调丰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地域色彩。
二、壮剧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
北路壮剧
- 起源与发展:北路壮剧起源于田林县旧州镇,最早称为“板凳戏”,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清康熙年间出现的手抄唱本央白平调《太平春》,即是“板凳戏唱本”。乾隆年间逐渐开始组织演出活动,至清嘉庆年间形成半职业性的壮剧土戏班。
- 音乐唱腔: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
- 表演特色:北路壮剧的表演生动活泼,角色分工明确,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小生、花旦用折扇。武生有各种武打套子,表演气势雄浑、粗犷,颇具壮族武士之风。
-
南路壮剧
- 起源与发展:南路壮剧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马隘壮戏由马隘人黄现炯从南宁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初时用汉语演唱,后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辛亥革命前后,南路壮剧逐渐发展为唱做合一的戏曲形式。
- 音乐唱腔:南路壮剧的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
- 表演特色: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分工明确,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其“走场子”很有特色,如一人走“之”字形,两人走“8”字形,三人走“三穿花”。
-
壮师剧
- 起源与发展:壮师剧又称“壮师”或“调师”,是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
- 音乐唱腔:壮师剧的音乐唱腔为联曲体,主要包括三界、安座、化竹、三光、行游、回坛等,在不同地区的唱腔各不相同。
- 表演特色:壮师戏的表演早期有72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后创作、改编演出的剧目也广受好评。
三、壮剧的艺术特色
- 唱腔曲调:壮剧的主要唱腔叫“正调”,女角色起唱都带“快哥来”3字,意即“哥快来”;男角色起唱都带“依阿里”3字,意即“妹在哪里”,明显带着壮族情歌风味。壮剧主要唱腔的唱词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
- 伴奏乐器:壮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有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此外,还有木鱼、小鼓、大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
- 剧目内容:壮剧题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内容,如《布伯》《侬智高》《张四姐下凡》《宝葫芦》《红铜鼓》《金花和银花》《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莫一大王》《百鸟衣》《白马姑娘》《夜明珠》《玫瑰花》和《水轮泵之歌》等。同时,也有大量剧目源自汉族经典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体现了壮汉民族戏剧的深度交融。
四、壮剧的文化内涵与功能
壮剧作为壮族民间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与壮民族的发展历史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它不仅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地域色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通过壮剧的表演,可以传承和弘扬壮族的历史文化、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五、壮剧的传承与保护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壮剧等传统戏曲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保护和传承壮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及社会各界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加强壮剧人才的培养、推广壮剧演出、开展壮剧学术研究等。这些努力为壮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概括而言,壮族的戏曲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是壮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深入了解和传承壮剧等戏曲文化,可以更好地弘扬壮族的历史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