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张英的《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全诗如下: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故事有关。当时,张英在京城做官,他的家人与邻居叶秀才为了墙基争地界,互不相让,甚至要诉诸公堂。张英收到家人的书信后,没有直接干预此事,而是回信中附上了这首诗。诗的前两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劝诫家人不要为了小小的墙基之争而伤了和气,退让三尺又何妨。后两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则以长城的雄伟与秦始皇的消逝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隐含着劝诫人们珍惜当下、以和为贵的深意。
这首诗以家书引发的地界纠纷为背景,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传达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思考和豁达的处世哲学。它不仅描绘了长城的雄伟与永恒,更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沧桑感,成为劝诫人们宽容、谦让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