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月的诗句古诗,有哪些经典流传?
八月,作为夏秋之交的时节,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八月的诗句古诗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迁,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一些经典流传的八月诗句,以及它们的背景和意义。
1.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原文: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解析:
杜甫的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五中秋夜的月色,“满月飞明镜”形象地比喻了月亮的明亮与圆满。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归心折大刀”表达了强烈的归乡愿望。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中秋月色的美丽,还寄托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2.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原文: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解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对比“昔年”与“今年”的中秋夜,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成为中秋诗中的经典之作。
3. 《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原文: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解析:
刘禹锡的这首诗以“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开篇,描绘了中秋夜月光的清澈与明亮。诗中“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表达了暑气消退、秋意渐浓的时节变化。这首诗通过对月光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4.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
原文: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解析:
韩愈的这首诗以“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开篇,描绘了中秋夜的宁静与美丽。诗中通过对友人张功曹的赠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道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性的思考,成为中秋诗中的佳作。
5.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皮日休
原文: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解析:
皮日休的这首诗以“玉颗珊珊下月轮”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中秋夜月光的美丽与神秘。诗中“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表达了诗人对月宫传说的遐想和对自然奥秘的探索。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中秋诗中的经典之作。
结语
八月的诗句古诗不仅展现了季节的美丽与变迁,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从杜甫的思乡之情到白居易的时光感慨,从刘禹锡的自然赞美到韩愈的人生感慨,这些经典诗句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还能体会到他们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