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叫千门万户开的上一句是什么?唐诗名句完整解析与记忆法

一叫千门万户开的上一句是什么?唐诗名句完整解析与记忆法

一叫千门万户开的上一句是什么?唐诗名句完整解析与记忆法

引言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中许多名句至今仍广为传颂。本文将深入解析“一叫千门万户开”这一名句,探讨其上一句、出处、背景以及记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经典诗句。

一、名句解析

1.1 完整诗句

“一叫千门万户开”的上一句是“鸡声茅店月”。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1.2 诗句出处

《商山早行》是温庭筠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3 诗句背景

温庭筠在商山(今陕西商县)早行时,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描绘了清晨出发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诗句解析

2.1 “鸡声茅店月”

“鸡声茅店月”描绘了清晨鸡鸣、茅店上空的月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2.2 “一叫千门万户开”

“一叫千门万户开”则通过鸡鸣声唤醒了千家万户,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三、记忆方法

3.1 联想法

将“鸡声茅店月”与“一叫千门万户开”联系起来,想象清晨鸡鸣声唤醒千家万户的场景,有助于记忆。

3.2 分段记忆

将诗句分为两部分记忆,先记住“鸡声茅店月”,再记住“一叫千门万户开”,最后将两部分串联起来。

3.3 实际案例

例如,在背诵这首诗时,可以先想象清晨的鸡鸣声和茅店上空的月亮,再想象鸡鸣声唤醒千家万户的场景,这样更容易记住这两句诗。

四、结语

通过对“一叫千门万户开”及其上一句“鸡声茅店月”的深入解析,我们不仅理解了诗句的含义和背景,还掌握了有效的记忆方法。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记忆唐诗名句。

重点内容
“一叫千门万户开”的上一句是“鸡声茅店月”
诗句出自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记忆方法包括联想法和分段记忆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相关推荐

  • 唐诗中有雁的诗句,如何描绘这份意象?

    唐诗中的雁意象及其描绘 一、雁在唐诗中的象征意义 雁在唐诗中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它不仅仅是一种候鸟,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雁常常象征着离别、思乡、孤独等情感,同时也代表着…

    2025年3月12日
    300
  • 三衢道中的衢怎么读?发音不再困惑

    “三衢道中”的“衢”读作qú,音调为第二声。以下是对该字发音的详细解释: 发音要点 声母:“q”的发音需要舌尖轻抵下齿背,同时软腭上升,鼻腔通路阻塞,气流从舌面与硬腭之间挤出,形成…

    2024年10月26日
    4210
  • “我生之后汉祚衰”怎么读?

    “我生之后汉祚衰”的读音为:wǒ shēng zhī hòu hàn zuò shuāi。这句话出自两汉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其中“汉祚”指的是汉朝的皇位和国统,整句话的意思是“…

    2024年11月30日
    6870
  • 咏有哪些诗展现咏物之美?

    咏物诗中的美学呈现:经典作品赏析 一、咏物诗的定义与美学特征 咏物诗是以自然或人工之物为吟咏对象,通过意象营造和情感寄托展现物象之美的诗歌类型。其核心美学特征包括:– …

    1天前
    10
  • 双袖龙钟泪不干的“龙钟”何意?解读古诗中的离愁别绪

    双袖龙钟泪不干的“龙钟”何意?解读古诗中的离愁别绪 引言 在古诗中,离愁别绪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唐代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中有一句“双袖龙钟泪不干”,其中的“龙钟”一词引发了广泛的讨…

    2025年3月13日
    530
  • 明者因时而变,司马相如列传中有何体现?

    “明者因时而变”意指聪明的人会根据时期的不同来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这一理念在《司马相如列传》中有多方面的体现,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顺应时代潮流,改变人生轨迹 背景: 司…

    2025年2月8日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