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是什么意思?在诗词中的出现

“夔”是什么意思?在诗词中的出现

夔的含义及其在诗词中的出现

一、的基本含义

(ku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通常被描述为一种独脚的神龙或神牛。在《山海经》中,夔被描述为“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夔的形象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常被视为力量和神秘的象征

二、在诗词中的出现

在诗词中的出现,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1.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杜甫在《夔州歌十绝句》中多次提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夔州因夔而得名。诗中写道:

>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

这里,杜甫通过描写夔州女子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夔州作为地名,承载了历史的厚重感。

2. 李白《蜀道难》

李白在《蜀道难》中也提到了夔: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险,表达了对蜀地山川的敬畏之情。夔作为蜀地的象征之一,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3. 苏轼《赤壁赋》

苏轼在《赤壁赋》中也提到了夔: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在这篇赋中,苏轼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夔作为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文化的传承。

三、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

在诗词中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或神话形象,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它代表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夔这一形象,诗人们得以在作品中融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四、结语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在诗词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还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窗口。通过对夔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背景。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 鬷怎么读?鬷假不归的’鬷’发音教学!

    “鬷”的读音是zōng。 一、基本发音 “鬷”是一个单音字,读第一声(阴平),即zōng。 二、在“鬷假不归”中的发音 在“鬷假不归”这个词语组合中,“鬷”的发音保持不变,仍为zō…

    2024年11月3日
    7950
  • 描述夏季下雨的诗句,有哪些能展现雨天的柔情与清凉?

    夏季下雨的诗句:展现雨天的柔情与清凉 夏季的雨天,常常带来一丝清凉与柔情,诗人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雨天的美景与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展现了夏季雨天的柔情与清凉。…

    2025年3月22日
    360
  • “崇”这个字源自何处?解读其崇高之意

    “崇”这个字源自何处?解读其崇高之意 一、“崇”的字源考据 “崇”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由“山”和“宗”两部分构成:– “山”:象征高大、稳固的自然意象。– “…

    2025年3月27日
    150
  • “薨”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发音教学!

    “薨”是一个汉字,其读音和意思如下: 读音 “薨”读作hōng,与“轰”、“烘”等同音。 意思 “薨”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含义: 周代称诸侯死亡:后来也泛指大官或有爵位的人的死亡。这…

    2024年12月15日
    7620
  •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有何教育意义?

    孟母三迁的故事出处及教育意义 一、故事出处 “孟母三迁”这一典故最早记载于西汉刘向所编的《列女传·母仪传》中。该书记录了历代贤明妇女的事迹,其中“邹孟轲母”一节详细记载了孟母三迁的…

    2025年3月27日
    130
  • 《送别》的赏析及背景是什么?

    《送别》的创作背景 1. 《送别》是由中国著名音乐家李叔同(弘一法师)于1915年创作的一首经典歌曲。李叔同是中国近代音乐、戏剧、美术等多个领域的先驱人物,他的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

    2025年3月4日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