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儿?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儿?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出处与内涵

一、经典出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最早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原文为:
>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此句强调将领在战场上的临机决断权,认为远在前线的指挥官可根据实际战况灵活调整战略,不必机械执行君主命令。

二、历史背景与思想内核

1. 军事必要性:古代通讯滞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将领需拥有自主权以抓住战机。
2. 权责统一:孙子提出“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主张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3. 风险与争议:这一原则也隐含对君主权威的挑战,历史上因此引发多起君臣矛盾。

三、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1:李牧抗命守赵(战国时期)

背景:赵国名将李牧镇守代郡时,赵王多次命其主动出击匈奴。
行动:李牧坚持“坚壁清野”策略,拒绝出战,最终诱敌深入全歼匈奴主力。
结果:赵王初期罢免李牧,后因战事失利被迫重新启用,印证“将在外”的合理性。

案例2: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时期)

冲突点:汉景帝要求周亚夫救援梁国,周亚夫却选择断叛军粮道的战略。
关键决断:拒绝皇帝直接命令,最终以最小代价平定叛乱。
后续影响:虽立大功,但因“不尊君命”遭景帝猜忌,体现原则的政治风险。

四、现代管理启示

1. 授权与信任:企业高管/项目经理需被赋予现场决策权(如华为“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
2. 制度保障:需明确“不受君命”的边界条件,避免滥用(如美军作战规则中的“指挥官意图”原则)。
3. 文化冲突:东方强调“忠诚”,西方重视“专业主义”,需平衡组织纪律与灵活性。

五、总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仅是军事智慧,更是管理哲学。其核心在于:
标红“权变”高于“服从”的实践理性
标红“结果导向”与“过程控制”的辩证关系

这一原则至今仍适用于军事、商业及危机管理领域,但需配套科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山和海一起的唯美诗句,如何描绘这份壮阔?

    山与海的唯美诗句:描绘壮阔的自然画卷 引言 山与海,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意象。山象征着坚韧与永恒,海则代表着广阔与深邃。当这两者相遇,便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本文将探讨如…

    2025年3月9日
    230
  • 戕贼怎么读?古汉语词汇发音全解析!

    戕贼的拼音为“qiāng zéi”,发音为“戕(qiang1)贼(zei2)”。以下是对“戕贼”的详细发音解析及词汇介绍: 发音解析 “qiāng”: 发音时,舌尖轻抵下齿背,舌面…

    2024年12月24日
    1040
  • “戌姓”的正确发音是什么?

    “戌”作为姓氏时的正确发音为xū。以下是对“戌”字发音的详细解释: 发音特点 声调:第一声(阴平),发音时声音平稳,不升不降。 韵母:u,发音时嘴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后缩,舌根抬…

    2024年12月24日
    2310
  • 夏天的诗句有什么,能带来一丝夏日的清凉?

    夏天的诗句:带来一丝夏日的清凉 夏天,是一个充满热情与活力的季节,但炎热的天气也常常让人感到疲惫。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通过诗句描绘了夏天的景象,其中不乏一些能够带来清凉感受的佳作。这…

    2025年3月22日
    290
  • 诈佯怎么读?这个词的正确发音

    “诈佯”的正确读音为:zhà yáng。以下是对这两个字发音的详细解释: 诈(zhà):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与硬腭间的窄缝中挤出,发出“zh”的…

    2024年11月25日
    1700
  • 埃土之微,何以见大千世界?

    引言 1. 在自然界中,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生命的繁衍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尽管土壤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却是连接生物、气候、地质和水文的关键纽带。2. 土壤的微小颗粒中…

    2025年3月3日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