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三定律出自哪本科幻小说?

阿西莫夫三定律出自哪本科幻小说?

阿西莫夫三定律的起源与影响

一、阿西莫夫三定律的出处

阿西莫夫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首次完整出现在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42年的短篇科幻小说《转圈圈》(*Runaround*)中,该小说收录于1950年出版的短篇集《我,机器人》(*I, Robot*)。这三条定律成为阿西莫夫机器人题材作品的核心伦理框架,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科幻创作与人工智能伦理研究。

三定律的具体内容(标红重点)

1.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
2.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与第一定律冲突。
3. 第三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存在,除非与前两条定律冲突。

二、背景与创作动机

阿西莫夫提出三定律的初衷是解决早期科幻中“机器人失控”的刻板叙事。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科幻作品常将机器人描绘为威胁(如《罗梭的万能工人》),而阿西莫夫希望通过逻辑化规则赋予机器人可控性,同时引发对技术与伦理的思考。

实际案例:小说《转圈圈》的冲突

在《转圈圈》中,机器人“斯皮迪”因同时接收矛盾指令(第二定律与第三定律冲突)陷入逻辑循环,最终通过第一定律的优先级解决问题。这一情节直观展示了三定律的动态平衡机制

三、三定律的跨领域影响

1. 科幻创作
– 电影《机械公敌》(*I, Robot*,2004)改编自阿西莫夫作品,直接引用三定律并探讨其漏洞。
– 游戏《底特律:变人》中仿生人的行为逻辑隐含三定律变体。

2. 人工智能伦理
– 现代AI安全研究常参考三定律的“非伤害”原则,如自动驾驶汽车的伦理决策系统。

3. 现实争议
案例:2016年欧盟提出“机器人宪章”,部分条款借鉴三定律,但批评者指出其过于简化复杂的人类-机器互动(如军事机器人需违背第一定律)。

四、总结

阿西莫夫三定律虽诞生于科幻小说,但其逻辑严谨性伦理普适性使其超越文学范畴,成为技术伦理讨论的经典范式。正如阿西莫夫所言:“科学不仅告诉我们‘能做什么’,更需思考‘该做什么’。”

> 延伸阅读:阿西莫夫后续补充了“第零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进一步拓展伦理维度,见于《机器人与帝国》(1985)。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纳谏怎么读?发音教程揭秘

    “纳谏”的读音为nà jiàn。下面是一个详细的发音教程: 音节拆分与发音指导 nà 发音方法: 声母“n”的发音: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塞,同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声带振动,…

    2024年10月11日
    1950
  • 孤帆一片日边来的上一句是什么?李白《望天门山》的壮阔诗语

    李白《望天门山》的壮阔诗语 孤帆一片日边来的上一句是什么? “孤帆一片日边来”的上一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天门山时的壮丽…

    2025年3月19日
    260
  • 缇萦怎么读?发音不再困惑

    缇萦读作tí yíng。 “缇”字读作tí,是一个阳平声调的汉字,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声音清晰而平和。 “萦”字读作yíng,同样是一个阳平声调的汉字,发音时口形…

    2024年10月6日
    6060
  • “烯唑醇”怎么读?化学名称发音指南!

    “烯唑醇”的发音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烯”、“唑”和“醇”。以下是对这三个部分以及整体发音的详细指南: 一、单字发音 烯(xī) “烯”字发音为“xī”,是第一声,声调平稳。这个字在…

    2024年12月26日
    1100
  • 彘怎么读?快速掌握这个生僻字

    “彘”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其正确读音是zhì。以下是一些快速掌握这个生僻字的方法: 一、基本读音 拼音:zhì 声调:去声(第四声) 二、发音要点 声母:发“zh”音时,舌尖上翘…

    2024年10月2日
    2340
  • “和光同尘”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作品?

    “和光同尘”的出处与内涵解析 一、经典出处 “和光同尘”最早出自道家经典《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原文为:>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6天前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