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字的含义及出处,你知道吗?
一、“穹”字的基本含义
“穹”是一个汉语常用字,拼音为qióng,其核心含义为“高起成拱形”或“天空”。具体释义包括:
1. 形容高耸、拱起的形态,如“穹隆”(指中间高、四周下垂的弧形结构)。
2. 代指天空,如“苍穹”“穹宇”。
3. 引申为“深”“大”,如“穹谷”(深谷)。
重点内容:在现代汉语中,“穹”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词汇,如“穹顶”“天穹”,强调空间的广阔与高远感。
—
二、“穹”字的出处与演变
1. 文字学溯源
– 甲骨文与金文:未发现独立字形,推测与“穴”“空”等字同源,均与空间概念相关。
– 小篆字形:上部为“穴”(表空间),下部为“弓”(表弧形),整体体现“拱形空间”的意象。
2. 早期文献用例
– 《诗经·大雅·桑柔》:“靡有旅力,以念穹苍。”
重点内容:此处的“穹苍”即指天空,是“穹”字最早的文献记载之一。
– 《汉书·司马相如传》:“触穹石,激堆埼。”
此处“穹石”形容高耸的巨石,体现其“高起”之义。
—
三、实际案例解析
1. 建筑领域:“穹顶”
– 案例:罗马万神殿的混凝土穹顶(公元2世纪建成),跨度达43米,是古代建筑中“穹”字含义的完美体现——弧形结构与高耸空间的结合。
– 文化意义:穹顶象征“天宇”,反映古人对宇宙的认知。
2. 文学应用:“苍穹”
– 案例:杜甫《赠卫八处士》中“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虽未直接用“穹”,但后世常以“苍穹”注解此意境,如“仰望苍穹,感怀人生渺小”。
重点内容:此类用法强化了“穹”的哲学色彩,代表无限与永恒。
3. 现代科技:“穹幕影院”
– 案例:北京天文馆的穹幕影院利用半球形银幕,营造沉浸式星空体验,直接呼应“穹”字的“天空”与“覆盖”双重含义。
—
四、常见误区辨析
– 误用:将“穹”简单等同于“高”。
正解:需结合弧形结构或天空意象,如“穹庐”(蒙古包)强调圆形,而非单纯高度。
– 混淆字:“穷”(匮乏)与“穹”形近但义异,需注意区分。
—
五、结语
“穹”字从古至今承载着人类对空间与自然的想象,既是建筑美学的体现,也是文学哲思的载体。理解其形义结合的特点,能更精准地运用这一汉字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