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这句话出自哪里?

“诗言志”这句话出自哪里?

“诗言志”这句话出自哪里?

一、“诗言志”的出处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命题,最早见于《尚书·舜典》。原文记载:
>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这段话是舜帝对音乐与诗歌功能的阐述,强调诗歌的本质是表达人的志向、情感和思想。这一观点成为后世中国诗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二、历史背景与理论内涵

1. 先秦时期的“志”
“志”在先秦时期含义广泛,既包含个人情感(如《诗经》中的爱情诗),也指向政治抱负(如屈原的《离骚》)。
案例:《诗经·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看似写爱情,但汉代《毛诗序》认为其“言后妃之志”,体现了儒家对“志”的政治化解读。

2. 儒家的发展
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论语·阳货》),进一步将“诗言志”与社会教化结合,如《诗经》被用作外交辞令(《左传》记载的“赋诗言志”)。

三、后世影响与案例

1. 文学创作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之志
– 李白《将进酒》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则抒发了个人豪情壮志

2. 理论延伸
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将“志”扩展为更细腻的情感表达,如李商隐《无题》诗的隐晦抒情。

四、现代意义

“诗言志”理论至今影响深远:
学术研究:学者通过分析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探讨其隐逸之志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创作实践:现代诗人余光中《乡愁》以个人情感言家国之志,延续了这一传统。

结语

“诗言志”作为中国文论的源头,揭示了诗歌表达内心与干预现实的双重功能。从《尚书》到当代,它始终是理解中国文学精神的关键。

(0)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5天前

相关推荐

  • 李贺的诗有哪些展现奇幻想象的佳作?

    李贺诗歌中的奇幻想象佳作研究 一、李贺诗歌的奇幻特质 李贺(790-816)作为中唐”诗鬼”,其作品以诡谲奇绝的想象和超现实的意象组合著称。他的诗歌突破传统…

    13小时前
    10
  • “轻诺必寡信”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

    “轻诺必寡信”的经典出处与深刻内涵 一、经典出处 “轻诺必寡信”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原文为:>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意为:轻易许诺的人往往缺乏信用,将事情看得…

    6天前
    50
  • “风声鹤唳”这个成语源自何处?

    “风声鹤唳”这个成语源自何处? 一、成语的起源 “风声鹤唳”源自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战役——淝水之战(公元383年)。这场战役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争,前秦君主苻坚率百万大军…

    6天前
    130
  • 小学杨万里的诗有哪些清新自然?

    小学杨万里的诗有哪些清新自然?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著名诗人,被誉为“诚斋先生”,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活泼生动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他的作品语言通俗易懂…

    10小时前
    10
  • 元好问摸鱼儿,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元好问《摸鱼儿》词中的情感探析 一、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元好问(1190-1257),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其词作以深沉悲慨著称,《摸鱼儿》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

    2天前
    120
  • 明天在文言文中如何表达?

    首先,我们来明确“明天”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它指的是今天的下一天。然而,在古代文言文中,并没有与“明天”完全对应的词汇,因为古代的计时和日历体系与现代有所不同。 在文言文中,要表达…

    2024年11月19日
    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