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籁”这个字出自哪里?

“籁”这个字出自哪里?

“籁”这个字出自哪里?

一、“籁”的字源与早期文献记载

“籁”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典籍《庄子·齐物论》,其中提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此处的“籁”指自然界或人为发出的声音,是汉字中最早明确记载该字的文献之一。

1. 《庄子》中的“三籁”理论

《庄子》将声音分为三类:
天籁:自然无为的宇宙之声(如风声、雨声)。
地籁:通过大地孔穴发出的声音(如山谷回声)。
人籁:人类用乐器(如箫笛)创造的声音。
重点内容:这一分类奠定了“籁”作为声音美学的哲学基础,对后世文学、音乐影响深远。

二、字形演变与构造分析

“籁”为形声字,由“”(形旁,与乐器相关)和“”(声旁)组成,本义与竹制乐器(如排箫)有关。
甲骨文/金文:未发现独立字形,推测为秦汉后定型。
《说文解字》:收录“籁”,释为“三孔龠也”(一种多管竹乐器),印证其乐器属性。

三、实际案例:文学与音乐中的“籁”

1. 文学作品

唐代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中“长啸”暗合“人籁”与“天籁”交融的意境。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化用《庄子》思想,将“籁”扩展为自然与心灵的共鸣

2. 传统音乐

南音“洞箫”:福建南音中的洞箫演奏,被称为“九孔籁”,直接继承“籁”的乐器内涵。
古琴曲《流水》:模拟山水之声,体现“天籁”与“人籁”的结合。

四、现代引申义与使用

今日“籁”仍保留原义,并衍生出:
“万籁俱寂”(形容极静,出自《昭明文选》)。
“天籁之音”(赞美纯净自然的歌声或乐声,如歌手周深被誉“天籁嗓音”)。

重点内容:从哲学概念到艺术符号,“籁”的演变反映了汉语形音义结合的独特魅力。

结语

“籁”源于《庄子》,兼具形声字的构造智慧与声音哲学的深度,其案例贯穿古今,成为中华文化中“自然与人文和谐”的象征。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妙在何处?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妙在何处? 引言 “春风又绿江南岸”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句诗以其生动的意象和精妙的用词,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绿”字的运用…

    2025年3月13日
    560
  • 初一古诗文《寄张元夫》赏析

    初一古诗文《寄张元夫》赏析 一、诗歌背景 《寄张元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王维在隐居辋川期间,写给友人张元夫的一封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

    2025年3月9日
    210
  • 4080怎么读?数字发音轻松掌握!

    “4080”的发音相对简单,按照中文的读数规则,可以读作“四千零八十”。以下是对这个数字发音的详细解析: 发音解析 “4”的发音: 在中文中,“4”读作“sì”,发音时,舌尖抵住上…

    2024年12月24日
    1050
  • 8mpa怎么读?压力单位发音教学!

    “8mpa”读作“8兆帕”,其中“mpa”是压强单位,全称为兆帕斯卡。以下是对“8mpa”发音及压力单位“mpa”的详细解析: 发音解析 “8”的发音: 数字“8”在中文中读作“b…

    2024年12月24日
    4470
  • 天山鸟飞绝,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天山鸟飞绝:诗歌中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 引言 “天山鸟飞绝”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全诗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

    2025年3月9日
    400
  • 绝句翻译,如何准确传达诗意?

    引言 1. 绝句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闻名于世。然而,将绝句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如何准确传达其诗意成为一大挑战。2. 根据2021年《中国翻译》期刊的…

    2025年2月28日
    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