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樽”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樽”字最早出现在哪里?——汉字源流考析

一、“樽”字的文献首现

“樽”字最早的明确记载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其中“兕觥”即犀牛角制成的酒器,而《毛传》注:“觥,角爵也;或曰觥受五升,亦谓之樽。”这是现存文献中最早将“樽”定义为大型酒器的直接记录(约西周至春秋时期)。

二、甲骨文与金文中的线索

尽管“樽”字未见于甲骨文,但商周青铜器中已存在其器物原型:
1. 商代“共父乙觥”(现藏上海博物馆):器形与文献描述的“兕觥”高度吻合,证明商晚期已有“樽”类酒器的实物使用
2. 西周“伯樽”铭文(陕西宝鸡出土):青铜器内壁铸有“伯作宝樽”四字,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樽”字金文实例(约公元前10世纪)。

三、文字演变的考古证据

战国时期文字材料进一步印证:
湖北荆门包山楚简(公元前4世纪):“两樽酒”的记载,字形从“木”从“尊”,表明此时“樽”已专指木制酒器。
马王堆汉墓帛书《养生方》:“以酒一樽渍之”,“樽”作为量词使用,反映其容器功能的泛化

四、学术争议与最新发现

2021年安阳殷墟新出土的朱书玉璋上发现疑似“樽”的象形符号(尚未完全释读),若被证实,可能将“樽”的概念出现时间前推至商代早期。但主流观点仍认为,作为明确文字符号的“樽”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战国

结论

“樽”字经历了从器物实体到文字符号的演化过程
器物雏形:商代青铜觥
文字初现:西周金文(“伯樽”铭文)
文献定名:春秋《诗经》注疏
功能扩展:战国简帛中的量词用法

这一案例典型体现了汉字“名实互证”的发展规律,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礼器制度提供了关键物证。

(0)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6天前

相关推荐

  • “我生之后汉祚衰”怎么读?

    “我生之后汉祚衰”的读音为:wǒ shēng zhī hòu hàn zuò shuāi。这句话出自两汉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其中“汉祚”指的是汉朝的皇位和国统,整句话的意思是“…

    2024年11月30日
    6870
  • 羁诗有哪些表达羁旅之愁?

    羁旅诗中的羁旅之愁表达方式 羁旅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主要表现游子、行旅之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思乡、惆怅之情。羁旅之愁是这类诗歌的核心情感,其表达方式多样,既有直抒胸臆,…

    16小时前
    00
  • “如一邑生聚何”这句话怎么翻译?

    “如一邑生聚何”这句话的翻译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但基本上可以翻译为:“像一个城邑的人口聚集又怎么样呢?”或者“像一个地方的人们聚居又能怎样呢?”。 这里的“一邑”指的是一个城邑或…

    2024年11月30日
    6340
  • 蓼莪表达了什么情感?解读孝道的文学体现

    蓼莪表达了什么情感?解读孝道的文学体现 引言 《蓼莪》是《诗经》中的一首诗,通过描述植物蓼莪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父母的深切思念与感恩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古代孝道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国文…

    2025年3月16日
    4980
  • 《长恨歌》诗歌鉴赏及艺术特色

    《长恨歌》诗歌鉴赏及艺术特色 一、引言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情绵邈的叙事风格和细腻动人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本文将从诗歌内容、艺术特色及实…

    2025年3月9日
    840
  • 泥融飞什么沙暖睡什么?杜甫绝句中的春日意象密码

    泥融飞什么沙暖睡什么?杜甫绝句中的春日意象密码 引言 杜甫的绝句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其中《绝句二首》中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更是脍炙人口。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日的…

    2025年3月19日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