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这个技巧出自哪里?

“画龙点睛”这个技巧出自哪里?

“画龙点睛”这个技巧出自哪里?

一、典故起源

“画龙点睛”出自中国古代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的传说,记载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典故内容: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龙,但未点眼睛。旁人疑惑,他解释“点睛则龙飞”。众人不信,他遂为其中两条龙点睛,龙即刻破壁飞天,未点睛的龙则留在壁上。
核心寓意关键处的精妙加工能赋予作品生命力,后引申为文章、艺术或工作中“抓住核心,提升整体效果”的技巧。

二、历史文献佐证

1.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
>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不点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
标红重点:此记载是最早明确提及该典故的文献,奠定了其文化地位。

2. 《宣和画谱》(宋代官修):
进一步将张僧繇列为“六朝四大家”之一,强调其“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写意技法,侧面印证“点睛”的象征意义。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文学创作

鲁迅《阿Q正传》的结尾
阿Q被枪决前“圆圈画得不圆”的细节,看似闲笔,实为点睛之笔,揭露其精神胜利法的荒谬性,令主题升华。

案例2:商业演讲

乔布斯iPhone发布会(2007年)
在展示技术参数后,他抛出“今天,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这一句总结,浓缩产品核心价值,成为经典营销案例。

案例3:艺术设计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无印良品》海报
极简画面中仅用一抹红色地平线象征“空”的概念,以少胜多,呼应“点睛”哲学。

四、现代启示

1. 精准性:在关键处投入精力(如文章结尾、产品核心功能)。
2. 象征性:通过细节传递深层含义(如电影《肖申克》中主角爬出下水道的雨夜镜头)。

结论:从张僧繇的传说至今,“画龙点睛”始终是跨越领域的通用智慧,强调“少即是多”的精准美学。

(0)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6天前

相关推荐

  • 不忘故土的诗句,乡愁难挡思乡情!

    不忘故土的诗句,乡愁难挡思乡情! 引言 乡愁,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人类情感中的复杂情绪。它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乡愁是一个永恒…

    2025年3月22日
    230
  • 昃时是什么意思?在古诗中如何运用?

    昃时的含义及其在古诗中的运用 # 什么是昃时? 昃时是中国古代计时术语,指太阳偏西的时段,具体对应现代时间的午后1至3点(即未时)。该词源自《易经·丰卦》”日中则昃&#…

    2天前
    140
  • 赞美冬天的诗有哪些银装素裹?

    赞美冬天的诗有哪些银装素裹? 一、经典古诗中的“银装素裹”意象 银装素裹是冬季最具代表性的景象之一,诗人们常以此描绘冬雪的纯净与壮美。以下为经典案例: 1. 《沁园春·雪》——毛泽…

    20小时前
    20
  • 靳柯刺秦,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壮举?

    靳柯刺秦的历史壮举与深远影响 一、事件背景与历史意义 靳柯刺秦(又称荆轲刺秦王)发生于公元前227年,是战国末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刺杀事件。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个人勇毅对抗强权的悲壮…

    2天前
    30
  • 都留重人怎么读?日本名人名字发音指南!

    “都留重人”的日语发音为Tsuru Shigeto。以下是对这个名字发音的详细解析,并提供一些日本名人名字发音的通用指南: “都留重人”发音解析 都留(Tsuru):这是姓氏部分,…

    2024年12月20日
    1210
  • “阚”作为姓怎么读?姓氏发音教学!

    “阚”作为姓氏时,其正确读音是kàn,与“看”同音。以下是对“阚”姓发音的详细教学: 发音要点 声母:“阚”字的声母是“k”,发音时,舌根抬起抵住软腭,阻塞气流,然后突然放开,使气…

    2024年12月26日
    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