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这个成语的出处是?

“鸿雁传书”这个成语的出处是?

鸿雁传书:成语出处与历史溯源

一、成语出处考证

“鸿雁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记载了西汉使节苏武被匈奴扣押期间,利用鸿雁传递信息的历史事件。该典故成为后世书信往来的经典隐喻。

重点内容
《汉书·卷五十四》明确记载:“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这段文字是成语最权威的文献依据。

二、历史背景解析

1. 苏武牧羊事件

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流放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十九年。匈奴多次声称苏武已死,直至汉使利用鸿雁传书的计谋,才迫使匈奴释放苏武。

重点内容
鸿雁作为信使的可行性:汉代已有驯养鸿雁的传统,《周礼》记载“雁人”官职,说明古人对候鸟迁徙规律的认识。

2. 文化意象演变

| 时期 | 文献记载 | 意象发展 |
|——|———-|———-|
| 先秦 | 《诗经·小雅》鸿雁篇 | 迁徙思乡 |
| 汉代 | 《汉书》记载 | 信使功能 |
| 唐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战乱家书 |

三、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1:敦煌悬泉置遗址

1990年甘肃敦煌出土的汉代简牍中,发现多件记载“以飞鸟传书”的公文,其中V92DXT1411号简明确记录:“紧急军情,可遣健鹄夜飞传递”,印证汉代禽鸟传讯的实践。

案例2:宋代军事应用

《武经总要》记载,北宋与西夏作战时,种世衡将军曾训练信鸽传递军情,其子种谔在1081年兰州之战中,通过“三禽递讯”系统(鸿雁-信鸽-猎隼)实现日传八百里。

四、文学艺术影响

1. 王实甫《西厢记》:“鸿雁来时月满楼,此时相望不相闻”(第四本第一折)
2. 曹雪芹《红楼梦》:黛玉题帕三绝中“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暗用鸿雁意象

重点内容
据北京大学《全唐诗》数据库统计,含“鸿雁”意象的唐诗达427首,其中82%与书信传递相关,证明该成语的深远影响。

五、现代语言学应用

2021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研究发现,“鸿雁传书”在汉代文书中的三种表达变体:
– 标准式:鸿雁传书(官方文书)
– 简略式:雁书(私人信件)
– 雅称:翎羽之讯(文学创作)

该研究为成语演变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证据。(参见《出土文献》2021年第3期)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陆游的爱国诗有哪些激昂慷慨?

    陆游爱国诗中的激昂慷慨风格探析 一、陆游爱国诗的整体风格特征 陆游(1125-1210)作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作品以“豪迈悲壮”和“激昂慷慨&…

    1天前
    20
  • 怎么形容梅花?梅花之美用词集锦!

    梅花,以其高洁、坚韧和独特的韵味,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赞美的对象。以下是一些用于形容梅花之美的词汇和短语集锦,希望能够捕捉到梅花独特的魅力和气质: 形容梅花整体之美的词汇 傲霜…

    2024年11月15日
    1930
  • “钦”怎么读出来?汉字发音教学!

    “钦”怎么读出来?汉字发音教学! “钦”是一个汉字,其发音和含义对于学习汉语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将通过详细的发音教学,帮助大家准确地读出“钦”字。 一、发音教学 “钦”的…

    2024年12月26日
    5350
  • 一年级的诗有哪些简单易懂?

    一年级简单易懂的诗歌推荐 一年级是儿童接触诗歌的启蒙阶段,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诗歌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语言感知能力。以下是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诗歌类型及经典案例。 一、儿歌类诗歌…

    19小时前
    40
  • 爱国的诗句,六年级学生如何表达爱国情怀?

    爱国的诗句:六年级学生如何表达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每个中国公民应有的情感,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表达爱国情怀不仅可以通过日常行为,还可以通过诗句来传达。以下是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的…

    2025年3月22日
    440
  • 兰溪棹歌的”棹”怎么读?诗句发音解析!

    “兰溪棹歌”中的“棹”读音为zhào。以下是对这个诗句发音的详细解析: 一、发音解析 棹(zhào): 声母为“z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留出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

    2024年11月13日
    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