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妫”这个字出自哪部古籍?

“妫”这个字出自哪部古籍?

“妫”字溯源:古籍中的出现与演变

一、“妫”字的最早文献记载

“妫”字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这是目前可考的最早记载该字的传世文献。在《尧典》中明确记载:“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记录了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下嫁给舜的故事,而“妫汭”即指妫水弯曲处。

关键文献证据

1. 《尚书·虞书·尧典》(传世本)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2. 清华简《保训》(战国楚简)
虽未直接出现“妫”字,但记载了舜“居妫汭”的史实,与传世文献互证。

二、先秦典籍中的延续记载

(一)《左传》的系统记载

《左传》是记载“妫”姓源流最详尽的先秦文献
昭公八年:“陈,颛顼之族也……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
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而封诸陈,以备三恪。

重点分析:此处明确周武王将妫姓胡公满封于陈国(今河南淮阳),以奉舜祀,形成“妫→陈”的姓氏演变脉络。

(二)《史记》的权威确认

《史记·五帝本纪》整合先秦记载:
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封舜后于陈。”

三、文字学实证案例

案例1:西周金文中的“妫”

“陈侯作妫橓媵壶”(春秋早期青铜器)
– 铭文中的“妫”字写作“”,从女从爲,是目前最早的“妫”姓实物证据。
– 印证《左传》记载的陈国公室为妫姓后裔。

案例2:出土简牍的佐证

上博简《子羔》篇(战国楚简):
“舜之德其诚贤……尧之取舜也,从诸妫汭
– 用“”字记录地名,写法与传世文献一致。

四、学术争议辨析

观点1:《尧典》成书年代说

古史辨派曾质疑《尧典》为战国作品,但清华简等出土文献证明“妫汭”记载渊源古老。

观点2:甲骨文缺载问题

– 目前甲骨文中未发现“妫”字,可能与商周祭祀体系差异有关(舜族非商王室直系祖先)。

五、结论

“妫”字最早且系统的记载集中于《尚书·尧典》,经《左传》《史记》等文献传承,并获青铜器铭文与战国简牍实证。该字承载着:
1. 地理标志(妫水流域)
2. 姓氏起源(舜后妫姓)
3. 政治传承(陈国宗法)
三重文化内涵,是研究华夏文明起源的关键字例。

(0)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6天前

相关推荐

  • 韩绰名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韩绰的名字正确读音为hán chuò。 其中,“韩”字读音较为简单,为第二声(hán),与常见的姓氏发音一致。 而“绰”字则需要注意,它在这里应读作第四声(chuò),而不是其他可…

    2024年11月20日
    1630
  • 诗经中的婚恋诗有哪些浪漫情怀?

    《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浪漫情怀 一、《诗经》婚恋诗的总体特征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关于婚恋的诗歌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周代社会的婚姻习俗,更展现了古人丰…

    15小时前
    00
  • 《菩萨蛮·杏花》中的“利惹名牵”何解?

    《菩萨蛮·杏花》中的“利惹名牵”何解? 引言 《菩萨蛮·杏花》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之一,词中“利惹名牵”一句,历来为读者所关注。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和实际案例,深入探讨这一词句…

    2025年3月9日
    490
  • 泰戈尔的诗诗有哪些经典之作?

    泰戈尔诗歌的经典之作:东方哲思与诗意的交融 泰戈尔的诗歌创作背景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是印度文学巨匠,1913年凭借诗…

    10小时前
    00
  • herself怎么读?代词发音教学

    “herself”是一个英语代词,用于女性第三人称单数反身代词,表示“她自己”。以下是“herself”的发音教学: 发音音标 英式发音:/hɜːrˈself/ 美式发音:/hɜː…

    2024年12月14日
    2130
  • 允恭克让,鸷鸟之不群兮何意?

    允恭克让,鸷鸟之不群兮何意? 引言 “允恭克让,鸷鸟之不群兮”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德与行为准则。允恭克让指的是谦逊、恭敬、克制和礼让,而鸷鸟之不群则象征着…

    2025年3月9日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