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这个字在古文中常出现,它出自哪里?

“矜”这个字在古文中常出现,它出自哪里?

“矜”字的古文溯源与用例分析

一、“矜”字的字形与字源

“矜”是古汉语中的高频字,其最早出处可追溯至先秦典籍。从字形看,“矜”由“矛”和“今”组成(小篆写作“𥎊”),《说文解字》释为:“矛柄也”,本义指矛或戟的长柄,后引申出“持重”“自夸”“怜悯”等多重含义。

重点内容
甲骨文与金文中尚未发现独立“矜”字,但“矛”部构件常见于兵器铭文。
《说文·矛部》明确记载:“矜,矛柄也。从矛,今声。”

二、经典文献中的“矜”字用例

1. 《诗经》中的“矜”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郑玄笺注:“矜,怜也。”此处“矜”表怜悯之意,是早期引申义的典型用例。

2. 《论语》中的道德内涵

《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此处“矜”意为庄重自持,体现儒家对君子品行的要求。

3. 《左传》的战争语境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杜预注:“矜,持也。”此处保留“持矛”的本义延伸,指持守原则

重点案例
《孟子·公孙丑下》:“矜其血气,以犯危难。”此处的“矜”为自负、逞强之义,反映战国时期词义分化。

三、词义演变与文化内涵

从“兵器部件”到“道德概念”,“矜”的语义扩展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变迁:
1. 由实转虚:从具体兵器(矛柄)到抽象态度(庄重、怜悯)。
2. 褒贬并存:既可用于褒义(如“矜悯”),亦含贬义(如“骄矜”)。

重点内容
– 汉代以后,“矜”的怜悯义逐渐被“怜”取代,而自夸义(如“矜伐”)成为主流,见于《史记》《汉书》等史书。

四、结论

“矜”字是观察汉语词义演变文化承载的典型案例,其多重含义的并存,反映了古代汉语的丰富性与社会伦理的渗透。专业研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单一释义的误判。

(注:标红部分为关键学术观点或核心论据)

(0)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6天前

相关推荐

  • 劝学诗有哪些激励人心?

    劝学诗的历史渊源与激励作用 一、劝学诗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劝学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类别之一,其核心目的是激励人们勤奋学习、追求知识。从先秦时期的《荀子·劝学》到唐宋诗人的名篇,劝学…

    15小时前
    10
  • “风雪夜归人”的上一句是什么?

    风雪夜归人的上一句是什么? 引言 在文学作品中,诗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意境。“风雪夜归人”这一句诗,描绘了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有人归来的场景,充满了孤独与坚韧的情感。那么,这句诗…

    2025年3月12日
    320
  • 关于探索精神的诗句,有哪些激励人心?

    探索精神的诗句:激励人心的力量 探索精神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和思想家通过诗句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这些诗句不仅激励着人们勇敢前行,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

    2025年3月12日
    490
  • 满城春色宫墙柳,这句词出自哪里?

    满城春色宫墙柳:出处与文学赏析 出处考据 “满城春色宫墙柳” 出自南宋词人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这首词创作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是陆游为追忆与前妻唐琬的悲剧爱情而作。全…

    2天前
    80
  • “suits”怎么读?发音教学视频!

    “suits”的发音为[suːts]。以下是详细的发音教学: 音标解析: [suːts] 是“suit”的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形式。 [suː] 中的“uː”发音类似于汉语拼音“u”…

    2024年12月14日
    1440
  • 闫旭的名字怎么读才正确?

    这是一道关于中文姓名读音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中文姓名的读音通常遵循普通话的发音规则,并且要注意到名字中每个字的声母、韵母以及声调。 分析名字“闫旭”中的每个字: “闫”字:在普…

    2024年12月21日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