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字的出处及意义是什么?

“诲”字的出处及意义是什么?

“诲”字的出处及意义解析

一、“诲”字的字形与出处

1. 甲骨文与金文溯源

“诲”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𠮧),由“言”(讠)与“每”组成。金文(西周中期)延续此结构,“言”部强调语言传递“每”部既表音亦隐含“反复”之意。《说文解字》明确记载:“诲,晓教也。从言,每声。”

2. 经典文献中的早期用例

– 《尚书·说命》:“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记载商王武丁接受贤臣傅说的教导。
– 《诗经·小雅·绵蛮》:“饮之食之,教之诲之。”体现古代教育中“物质供养”与“精神教导”的并重。

二、“诲”的核心意义演变

1. 本义与引申义

本义系统性教导(如《论语·述而》“诲人不倦”)
引申义
– 特指道德教化(《孟子·告子》“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 隐含反复叮咛的特性(《周易·系辞》“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2. 古今用法对比

| 古代用法 | 现代用法 |
|—————-|———————–|
| 君主纳谏(纳诲) | 教师职业(诲人不倦) |
| 宗教训导(圣诲) | 家庭教育(谆谆教诲) |

三、实际案例解析

1. 历史典故:孔子“诲由知德

《论语·雍也》记载,子路问君子之道,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此处“诲”体现因材施教:对性格急躁的子路,强调“敬”的克制作用。

2. 现代应用:教育心理学视角

研究表明,有效教诲需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如教师讲解数学定理时:
– 低效做法:直接告知结论(“诲”变为单向灌输)
高效做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符合“诲”的互动本质)

四、文化内涵探析

“诲”与“教”的差异
– “教”侧重知识传递(《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诲”更强调价值观塑造(《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中的“教”实际指“诲”)

> 结论:从甲骨文的“言传身教”到现代的“素质教育”,“诲”始终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对“教化”的深层理解——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生命影响的完整过程。

(0)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 掩耳盗铃怎么写?成语书写指导

    “掩耳盗铃”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书写时需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以下是关于“掩耳盗铃”成语书写的详细指导: 一、基本笔顺和结构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

    2024年10月28日
    3160
  • 夏有哪些诗描绘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古诗词中的盛夏之美 # 一、夏日诗词的文学价值 夏日题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活动,展现了盛夏独特的审美意境。这类作品不仅记录了季节特征…

    1天前
    10
  • 人生感慨诗有哪些?表达人生感慨的诗歌?

    人生感慨诗有哪些?表达人生感慨的诗歌 人生感慨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题材,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社会或个人经历,抒发对生命、时光、命运等的深刻感悟。这类诗歌往往具有哲理性和情感共鸣,…

    12小时前
    00
  • 满阶梧桐月明中,对面相逢为何不相识?

    引言 1.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科技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他人联系,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却似乎变得越来越少。2. 根据2022年全球社交媒体使…

    2025年3月8日
    330
  • 江有哪些诗展现江河之美?

    江有哪些诗展现江河之美? 一、江河之美的诗歌传统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江河是重要的自然意象,象征着壮阔、永恒与生命流动。诗人常借江河抒怀,或描绘其雄浑,或刻画其柔美。以下是几类典型表…

    1天前
    20
  • 处暑的诗句或谚语,有哪些能预示秋天的到来?

    处暑的诗句与谚语:预示秋天的到来 处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在这一时节,古人通过诗句和谚语,不仅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感悟,也预示了秋天的到来。以下是一些…

    2025年3月22日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