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行”这一成语出自哪里?

“博学笃行”这一成语出自哪里?

博学笃行的出处与内涵解析

一、成语溯源

“博学笃行”这一成语最早可追溯至《礼记·中庸》,原文记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儒家经典中关于治学修身的完整方法论体系。

*关键文献佐证*:
1. 东汉郑玄注:”此劝人学诚其身也”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将”博学笃行”列为”为学之序”

二、核心释义

重点内容
博学: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博”指广度,”学”含理论与实践)
笃行:切实践行所学(”笃”强调专一坚定,”行”注重实践转化)

二者构成知行合一的完整闭环,体现了儒家”学以致用“的核心教育理念。

三、历史案例

案例1:王阳明的实践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将”博学”(研究儒释道经典)与”笃行”(推行乡约教化)结合,创立”知行合一“学说。其弟子记录:”先生每讲学毕,必令弟子各言所行”。

案例2:顾炎武的治学

清初学者顾炎武践行”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天下郡国利病书》,既展现广博学识(考据21省府州县志),又体现实践精神(提出具体治国方略)。

四、现代应用

重点内容在当代教育中的体现:
1.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14年制定)即包含博学笃行精神
2. 中山大学校训直接采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1924年确立)

*数据支撑*:2022年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将”博学笃行”列为重要教学主题。

五、跨文化对照

与西方教育理念的呼应:
– 亚里士多德”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区分
– 杜威”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育主张

但儒家特色在于强调伦理实践,如朱熹所言:”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

结语

“博学笃行”作为传承两千余年的教育智慧,其价值不仅在于揭示学问的本质是实践,更构建了知识获取与价值实现的完整路径。在信息爆炸的当代,这一理念对防治”碎片化学习””空谈式研究”仍具重要启示意义。

(0)
上一篇 5天前
下一篇 5天前

相关推荐

  • stays怎么读?英文动词时态发音指南!

    “stays”作为英文动词“stay”的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形式,其发音在英式和美式英语中基本一致。以下是关于“stays”的发音指南,同时结合英文动词时态的发音特点进行说明: St…

    2024年12月10日
    8520
  • 王维写过的诗有哪些值得一读?

    王维经典诗歌推荐:哪些作品值得一读? 一、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王维(701-761)是盛唐时期“诗佛”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融合禅意美学,形成…

    8小时前
    00
  • 萧索是什么意思?诗词中秋冬意境的营造手法

    萧索是什么意思? 萧索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凄凉、冷落、萧条的景象或氛围。在诗词中,萧索常用来描绘秋冬季节的荒凉、孤寂之感,传达出一种落寞、哀伤的情绪。萧索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

    2025年3月19日
    5150
  • 讙怎么读?发音难点突破

    “讙”字可是个多音字哦,它有三种读音,分别是【huān】、【huàn】和【xuān】。下面,就让我来帮你突破发音难点吧!💪 发音难点突破 1. huān 发音难点:这个音容易和“欢…

    2024年10月18日
    1610
  • GIF格式的图片出自何时?由谁创造?

    GIF格式的图片出自何时?由谁创造? GIF的诞生背景 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的位图图像格式,诞生于1987年。它的…

    5天前
    160
  • 朝诗有哪些展现朝代更迭?

    朝诗中的朝代更迭展现 一、朝诗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朝诗指以朝代兴衰、政权更替为主题的诗歌,常见于中国古典文学。这类作品往往通过历史事件、人物命运或社会变迁的描写,反映诗人对政权更迭的…

    8小时前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