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这一观点出自哪部典籍?

“兼听则明”这一观点出自哪部典籍?

“兼听则明”这一观点出自哪部典籍?

一、典籍溯源

“兼听则明”这一观点最早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徵的对话中提出的。原文记载: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太宗以此强调广泛听取意见的重要性,而魏徵则进一步阐释:“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

二、核心内涵

1. 多元视角:主张综合不同立场的信息,避免片面性。
2. 决策科学性:通过对比分析提升判断准确性。
3. 权力制衡:古代政治中用于防范权臣蒙蔽君主。

重点内容:这一思想不仅是古代治国理念,现代管理学、心理学研究也证实,多元信息输入能显著降低决策误差率(参考Kahneman《思考,快与慢》中的“认知偏差”理论)。

三、实际案例

案例1:企业战略决策

阿里巴巴“双轨制”讨论:2009年集团内部对是否拆分淘宝商城(后天猫)存在分歧。马云通过兼听技术团队、市场部门及外部顾问意见,最终独立运营天猫,奠定电商生态格局。

案例2:公共政策制定

新加坡“组屋政策”调整:政府通过全民意见征询平台(REACH)收集不同阶层需求,平衡房价调控与居民福利,使组屋覆盖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四、现代启示

1. 组织管理:谷歌“20%时间”制度(允许员工自主提案)即体现兼听思维。
2. 个人成长:哈佛大学研究显示,定期寻求反馈的职场人晋升速度比同龄人快40%。

重点内容:在信息爆炸时代,“兼听”需结合信息甄别能力,避免陷入“数据过载”(如Meta的舆情分析系统需过滤30%噪声数据)。

结语

从《资治通鉴》的治国智慧到当代实践,“兼听则明”始终是理性决策的黄金法则。其本质是建立开放系统,以结构化方式整合异质信息——这一原则在VUCA时代更具现实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 毋丘俭的正确发音,你知道吗?

    毋丘俭的正确发音是Guànqiū Jiǎn。 毋丘俭,字仲恭,是三国时期魏末的名将,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需要注意的是,“毋丘”是一个复姓,读作Guànqiū,切勿与单姓“毋…

    2024年10月6日
    7380
  • “逢孙”怎么读?人名发音指南!

    “逢孙”作为人名的发音,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应读作féng sūn;而另一种观点则指出,在作为姓氏时,“逢”应读作páng,因此“逢孙”应读作páng sūn。以…

    2024年11月13日
    8860
  • 蝉鸣的诗句有哪些,能带来夏日的回忆与共鸣?

    蝉鸣的诗句:夏日的回忆与共鸣 蝉鸣是夏日最具代表性的声音之一,它不仅是自然界的交响乐,更是诗人笔下寄托情感与回忆的载体。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蝉鸣常常被用来表达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情感…

    2025年3月22日
    330
  • 你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吗?勇敢表达自我

    你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吗?勇敢表达自我 1. 为什么我们害怕表达真实想法? 社会压力、恐惧冲突、自我怀疑是阻碍人们表达心里话的三大核心因素。研究表明,70%的职场人因担心被评价或得罪…

    2025年3月27日
    160
  • 侈怎么读?侈字发音技巧分享

    “侈”的读音为chǐ,是汉语一级字,部首为“亻”,笔画数为8,字形结构为左右结构。以下是对“侈”字发音技巧的分享: 发音技巧 声母发音: “侈”的声母是ch,发音时舌尖需要上翘,抵…

    2024年10月2日
    3470
  • “中流击楫”彰显的是何种精神?

    “中流击楫”彰显的是何种精神? 一、典故溯源与内涵解析 “中流击楫”典出《晋书·祖逖传》,东晋名将祖逖率军北伐渡江时,于长江中流以船桨击水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2025年3月30日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