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中流传至今的成语
《孙权劝学》是《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的一段经典故事,讲述了孙权劝勉吕蒙读书学习,最终使其成为文武双全的将领。这一故事不仅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还衍生出多个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以下是其中几个代表性成语及其实际案例。
1. 刮目相看
原文出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含义:指用新的眼光看待进步显著的人。
实际案例:
– 在职场中,一名原本表现平平的员工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了新技能并取得突出业绩,同事和领导纷纷对其刮目相看。
2. 吴下阿蒙
原文出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含义:比喻学识浅陋的人,后多用于形容人经过学习后脱胎换骨。
实际案例:
– 某学生高中时成绩一般,但通过不懈努力考入名校,同学感叹:“你已非吴下阿蒙了!”
3.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原文出处:同上(“士别三日”的完整表述)。
含义:强调短时间内人的进步可能超乎想象,应重新评估。
实际案例:
– 互联网行业技术更新极快,一位程序员离职三年后重返行业,其能力已远超同行,印证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道理。
4. 手不释卷
原文出处:虽未直接出自《孙权劝学》,但与吕蒙“笃志不倦”的学习态度相关。
含义:形容勤奋好学,书本不离手。
实际案例:
–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晚年仍手不释卷,持续研究物理难题,展现了终身学习的精神。
结语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不仅语言精炼,更蕴含深刻的成长哲理。“刮目相看”、“吴下阿蒙”等至今活跃于日常交流,成为鼓励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经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