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在地理上指的是哪里?出自哪篇作品?

“三峡”在地理上指的是哪里?出自哪篇作品?

三峡的地理位置与文化渊源

一、三峡的地理范围

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位于中国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处。具体范围如下:

1. 瞿塘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溪镇,全长约8公里,以雄伟险峻著称。
2. 巫峡: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全长约45公里,以幽深秀丽闻名。
3. 西陵峡:西起湖北省秭归县香溪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66公里,以滩多水急为特点。

实际案例:2021年,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三峡船闸年通过量达1.46亿吨,凸显其作为黄金水道的地理重要性。

二、文学作品的出处

“三峡”一词最早见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其中《江水》篇记载: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但更广为人知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重点内容:宋代陆游《入蜀记》详细记载了其经三峡入蜀的见闻,成为研究南宋三峡地理的重要文献

三、地理特征与人文价值

1. 地质特征
– 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约1.4亿年前)
– 最大落差达150米(瞿塘峡夔门段)

2. 生态价值
– 拥有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 中华鲟等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实际案例:2023年三峡库区生态监测显示,库区水质总体保持Ⅱ类标准,但消落带治理仍需加强。

3. 文化遗产
– 白帝城(汉代始建)
– 屈原祠(唐代始建)
– 石宝寨(明代建筑)

四、现代工程影响

三峡工程(1994-2009年建设)带来显著变化:
– 水位上升100余米
– 形成600公里长的水库区
– 迁移人口超130万

重点内容:工程使传统”夔门天下雄”景观发生改变,但通过水位调节,瞿塘峡摩崖石刻等文物得到保护性迁移。

该文章结合地理学与文献学视角,通过具体数据和案例,系统阐释了三峡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历史渊源

(0)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5天前

相关推荐

  • “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里?

    “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里? 一、成语的起源与出处 “回光返照”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最早出处可追溯至佛教经典。据考证,该成语源自《景德传灯录》(宋代释道原所编)中的记载:“回光返照…

    6天前
    220
  • “椹”广州音怎么读?地名或人名发音指南!

    在广州话(粤语)中,“椹”的发音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字义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的“椹”在广州话中的发音指南,特别针对地名或人名发音: 一、广州话发音 读音一:sam6 语…

    2024年12月16日
    4090
  • 词牌名都有哪些?详解诗词中的词牌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知识科普博主小阿giao!今天,咱们来聊聊诗词中一个特别有趣的部分——词牌名。想象一下,古人用这些充满诗意的名字来填词,是不是感觉特别浪漫呢?那么,词牌名到底有哪…

    2024年10月31日
    6760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哪首诗的诗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哪首诗的诗句? 一、诗句出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全诗如下: 《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

    2025年3月27日
    290
  • “蓬”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蓬”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一、“蓬”字的起源 “蓬”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字形由“艹”(草字头)和“逢”组成,表示一种丛生的草本植物。在古代文献中,“蓬”常指蓬草,即飞蓬,因其种子轻…

    2025年3月27日
    160
  • 数字入诗的有哪些巧妙运用?

    数字入诗的巧妙运用:从修辞到意境 一、数字入诗的艺术价值 数字在诗歌中不仅是计量工具,更是诗人构建意象、强化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通过精确或夸张的数字运用,诗人能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效果…

    14小时前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