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的这句诗有何壮志?

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的这句诗有何壮志?

毛泽东“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壮志解析

一、诗句背景与出处

会当击水三千里”出自毛泽东1965年创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全句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此诗创作于中国革命胜利后,毛泽东重返井冈山时,既是对革命历程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豪迈宣言

二、诗句的壮志内涵

1. 革命理想的具象化
“击水三千里”化用庄子《逍遥游》中“水击三千里”的典故,象征革命者破除万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毛泽东借此表达对革命事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念。

2. 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
诗句隐含对新中国建设的期许。例如,1960年代中国在极端困难条件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正是这种“击水三千里”精神的实践——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3. 人类进步的哲学思考
“击水”不仅是物理行动,更代表挑战极限的意志。如中国2020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实现“下五洋捉鳖”的科技壮举,与诗句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三、现实案例印证壮志

案例1:三峡工程
世界最大水电站的建设历时17年(1994-2012),移民130万人,攻克无数技术难题,体现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实践精神。

案例2:脱贫攻坚战
2020年中国实现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人类减贫史奇迹。这一过程正如“击水”般迎难而上,展现了诗句中的集体意志与行动力

四、当代启示

毛泽东的壮志对今天的中国仍具指导意义:
科技创新:如量子通信、北斗导航系统等突破;
国际担当:“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发展合作;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融合创新。

结语:这句诗不仅是毛泽东个人豪情的抒发,更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图腾。在新时代,它持续激励着国人以“击水三千里”的气魄,实现民族复兴与人类共同进步。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 “弗如”怎么读?学会这个比较词汇发音!

    “弗如”的发音为“fú rú”。 在发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弗”的发音: 声母是“f”,发音时上齿接触下唇,形成阻碍,然后气流从唇齿间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韵母是“ú”,…

    2024年12月15日
    2900
  • “劝学”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劝学的深层含义 引言 “劝学”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经典《荀子·劝学篇》,其核心思想是鼓励人们不断学习、追求知识。然而,劝学的深层含义并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学习行为,而是蕴含着对个人成长、…

    2025年3月23日
    210
  • 关于菊花的诗有哪些赞美之词?

    关于菊花的诗有哪些赞美之词? # 一、菊花的文化象征意义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其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

    8小时前
    10
  • 描写秋天的诗有哪些丰收景象?

    描写秋天的诗有哪些丰收景象?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历代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田野、果园和农家的丰收场景。以下从不同角度分析古典诗词中的丰收景象,并附上实际案例。 一、田野丰收 1.…

    8小时前
    10
  • 七年级古诗文绝句其三赏析

    七年级古诗文绝句其三赏析 1. 绝句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其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著称。在七年级的古诗文学习中,绝句的赏析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以七年级古诗…

    2025年3月8日
    260
  • 离家祝福朋友亲人的诗句,如何表达那份不舍?

    离家祝福朋友亲人的诗句:如何表达那份不舍? 引言 离别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远行求学、工作,还是移民他乡,离别总是伴随着复杂的情感。如何用诗句表达对朋友和亲人的祝福与不舍…

    2025年3月22日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