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门投止思张俭,张俭有何历史事迹?

望门投止思张俭,张俭有何历史事迹?

望门投止思张俭:东汉名士的忠义与风骨

一、张俭的历史背景

张俭(115年-198年),字元节,东汉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党人领袖之一。他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闻名,成为“党锢之祸”中的核心人物。

二、张俭的主要历史事迹

1. 弹劾宦官侯览,引发党锢之祸

张俭初任山阳郡督邮时,因弹劾宦官侯览及其家属的贪腐行为而闻名。侯览是汉桓帝时期的权宦,其家族横行乡里,强占民田、欺压百姓。张俭上书揭露其罪行,虽未成功,却因此成为宦官集团的眼中钉。

实际案例
– 张俭曾查抄侯览母亲的坟墓,以证据其家族不法,此举激怒侯览,导致宦官集团对党人的大规模迫害,即“第一次党锢之祸”(166年)。

2. 逃亡生涯与“望门投止”

在党锢之祸中,张俭被通缉,被迫流亡。他的逃亡故事成为后世传颂的忠义典范。

重点内容
“望门投止”:张俭逃亡时,百姓感其正直,纷纷冒险收留他。即便知道可能牵连自身,人们仍愿为他提供庇护,体现了民间对清流的敬重。
案例:据《后汉书》记载,张俭逃至东莱李笃家,李笃不顾危险藏匿他,并助其继续逃亡。

3. 晚年归隐与历史评价

党锢解除后,张俭拒绝出仕,隐居乡里。建安初年(约198年),曹操曾征召他,但张俭以年老推辞,不久去世。

三、张俭的历史意义

1. 象征士人风骨:张俭代表了东汉士大夫不畏强权、坚守正义的精神。
2. 反映民间道德:“望门投止”现象说明,百姓对清廉正直的官员抱有极高的道德认同。

四、结语

张俭的事迹不仅是东汉党争的缩影,更是中国历史上忠义精神的体现。他的故事激励后世士人坚守原则,也为研究东汉政治与社会提供了重要案例。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 诗经中的战争诗有哪些反映历史沧桑?

    《诗经》中的战争诗:历史沧桑的文学镜像 一、战争诗的历史背景与分类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作品,其中战争诗是重要题材之一。这些诗篇按内容…

    23小时前
    20
  • scary怎么读?恐怖英文词汇发音教学!

    “scary”是一个英文词汇,意为“骇人的、恐怖的”或“胆小的、易受惊吓的”。以下是关于“scary”发音的详细指南及恐怖英文词汇发音教学: 一、“scary”发音指南 国际音标:…

    2024年12月11日
    4680
  • “青玉案”怎么读?词牌名发音教学!

    “青玉案”的读音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读法:一种是qīng yù àn,另一种是qīng yù wǎn。 读作qīng yù àn的理由 词牌名来源:此词牌名源自汉代张衡的《四愁诗》…

    2024年11月12日
    7940
  • 大唐燕国公与《琵琶行》有何关联?

    大唐燕国公与《琵琶行》的关联 引言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首诗与大唐燕…

    2025年3月9日
    330
  • 赞美中秋节的诗有哪些,你读过吗?

    赞美中秋节的诗有哪些,你读过吗?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咏的主题。历代诗人通过诗词表达对团圆、明月和故乡的深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秋诗…

    6小时前
    00
  • 一首诗有哪些连,你注意到了吗?

    诗歌中的“连”:形式与意义的交织 一、什么是诗歌中的“连”? “连”在诗歌中指诗句之间通过音韵、意象、语法或逻辑形成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既体现为外在形式(如押韵、对仗),也体现为内…

    6小时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