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句诗有何历史感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句诗有何历史感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慨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出自元代张养浩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作品创作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当时关中地区大旱,张养浩奉命赈灾,途经潼关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感慨历史兴亡的名篇。

重点内容:诗句以“宫阙万间”象征历代王朝的繁华盛景,而“都做了土”则揭示了权力与辉煌的短暂性,暗含对历史循环与民生疾苦的深刻反思。

二、历史感慨的核心内涵

1. 王朝兴衰的必然性

诗句通过宫阙的坍塌,隐喻政权更迭的不可抗拒。无论是秦汉的未央宫、阿房宫,还是唐代的大明宫,最终都化为废墟。例如:
阿房宫: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描述秦朝极盛而衰的悲剧。
大明宫:唐代的政治中心,安史之乱后逐渐荒废,如今仅存遗址。

重点内容:这些案例印证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规律。

2. 民生苦难的永恒主题

张养浩在曲中直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宫阙的倒塌不仅是权力的终结,更是百姓在战乱、劳役中苦难的缩影。例如:
秦朝修长城、阿房宫:征发民夫数百万,导致“天下苦秦久矣”。
元末灾荒:张养浩亲眼所见关中饥民“易子而食”,与诗句的创作背景直接关联。

三、现实意义与延伸思考

重点内容:诗句对当代的启示在于——任何繁华都需以民为本,否则终将重蹈覆辙。
案例对比:现代城市如底特律(美国汽车城)的衰落,与资源过度集中、产业单一化有关,类似古代王朝的“宫阙倾覆”。
正面案例:中国对故宫、长城等古迹的保护,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宫阙做了土”的逆向反思。

四、结语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不仅是文学意象,更是历史哲学的凝练。它提醒我们:辉煌易逝,唯民心可续。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平衡发展与传统、权力与民生,仍是值得深思的命题。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 身陷囹圄怎么读?成语发音及解释!

    “身陷囹圄”的读音是shēn xiàn líng yǔ。这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含义。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字面意义:身体处于困境或监狱之中。其…

    2024年12月10日
    6730
  • 熙然这个名字怎么读才好听?

    “熙然”这个名字的读音是xī rán。 为了使这个名字读起来更加好听,你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发音清晰:确保每个字的发音都准确无误,不要含糊不清。 语调自然:在发音时,保持语调的自然…

    2024年12月21日
    1280
  • 即事感怀诗有哪些感慨万千?

    即事感怀诗的万千感慨:从日常到永恒的文学升华 一、即事感怀诗的定义与特点 即事感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类型,以眼前事、身边景为触发点,通过诗人的艺术加工,表达对人生、社会、历史的…

    19小时前
    10
  • 杜甫的诗有哪些广为流传?

    杜甫的诗有哪些广为流传?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关怀、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著称。以下是一些广为流传的杜甫诗作及其重点内容分析。 …

    22小时前
    50
  • 夏有哪些诗描绘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古诗词中的盛夏之美 # 一、夏日诗词的文学价值 夏日题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活动,展现了盛夏独特的审美意境。这类作品不仅记录了季节特征…

    15小时前
    00
  • 表现自强不息的诗句,有哪些激励人心?

    表现自强不息的诗句,有哪些激励人心?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句表达了对自强不息精神的赞美与追求。这些诗句不仅激励了无数人奋发向上,也为后人提供了…

    2025年3月9日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