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写的诗有哪些流传千古?

王昌龄写的诗有哪些流传千古?

王昌龄流传千古的诗作研究

王昌龄的诗歌地位

王昌龄(698-757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之涣齐名,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以雄浑豪放的边塞诗和婉约深情的宫怨诗著称,在唐代诗坛占有重要地位。

流传千古的代表作

边塞诗代表作

《出塞》是王昌龄最负盛名的边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被明代李攀龙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短短四句浓缩了千年边关历史,表达了守边将士的家国情怀。

《从军行》系列也是其经典: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宫怨诗精品

《长信秋词》展现其宫怨诗的高超造诣: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表现了宫女的孤寂与哀怨。

送别诗佳作

《芙蓉楼送辛渐》是其送别诗的代表: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末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成为表达高洁品格的千古名句。

艺术特色分析

1.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构思精巧,语言凝练
2. 意境深远:善用典型意象营造壮阔或幽深的意境
3. 情感真挚:无论是边塞豪情还是闺怨愁思都感人至深

后世影响

王昌龄的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边塞诗开创了唐代边塞诗派的先河,宫怨诗则为后世闺怨题材提供了典范。至今中小学语文教材仍收录其多首作品,足见其不朽的艺术价值

(0)
上一篇 20小时前
下一篇 20小时前

相关推荐

  • “伫倚”怎么读?成语或诗句发音!

    “伫倚”的读音为zhù yǐ。这个词组通常出现在成语或诗句中,表达的是长时间站立或倚靠的意思。以下是对“伫倚”发音的详细解析: 一、发音解析 伫(zhù): 声母为“zh”,发音时…

    2024年11月13日
    3060
  • “翟璜”怎么读?人名发音指南!

    “翟璜”的正确读音是zhái huáng。 读音详解 翟:在作为姓氏时,通常读作“zhái”。这个字在汉字中属于较为生僻的一类,但在古代和现代都有不少以此为姓的名人。 璜:读作“h…

    2024年12月14日
    6190
  • “怆然而涕下”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能给出感情充沛的示范吗?

    “怆然而涕下”这句话的发音为:chuàng rán ér tì xià。 在朗读这句话时,为了表达出感情充沛的效果,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语调:整体语调应该低沉而哀伤,体现出“怆然”…

    2024年12月21日
    810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句词出自哪里?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出处与文学解析 一、词句出处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出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该词是晏几道追忆歌女小蘋所作,被誉为“宋词婉约派代表作…

    2天前
    100
  • 高中古诗必背篇目有哪些?

    高中古诗必背篇目的重要性 1.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背诵古诗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

    2025年3月4日
    370
  • 南园,李贺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南园:李贺诗中的意象世界 一、南园的整体场景描绘 李贺在《南园十三首》中,以南园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兼具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独特空间。诗中南园并非单纯的物理场所,而是融合了诗人的主观…

    2天前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