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钱塘江的诗有哪些展现壮丽景象?

描写钱塘江的诗有哪些展现壮丽景象?

描写钱塘江的诗有哪些展现壮丽景象?

钱塘江以其壮观的钱塘潮雄浑的自然风光闻名古今,历代诗人留下了众多描绘其壮丽景象的佳作。这些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磅礴的语言,展现了钱塘江的气势恢宏自然奇观。以下是部分经典案例及其分析:

一、李白《横江词·其四》

重点内容
>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壮丽景象:李白以”浪打天门””涛似连山”的夸张手法,突出钱塘江潮的排山倒海之势,尤其是”喷雪”一词,生动描绘了浪花飞溅的视觉冲击。
实际案例:此诗写于唐代,印证了钱塘潮自古以来的震撼力,与现今农历八月十八的”观潮节”盛况一脉相承。

二、刘禹锡《浪淘沙·其七》

重点内容
>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壮丽景象:通过”吼地来””触山回”的拟声与动态描写,展现潮水的狂暴力量;”似雪堆”则强化了潮退后的白色浪沫景象。
实际案例:诗中”八月涛声”与现今钱塘江大潮的季节性规律高度吻合,说明古人已精准观察到潮汐的自然特征。

三、苏轼《观浙江涛》

重点内容
>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壮丽景象:以越山(今绍兴一带山峦)被浪花吞没的想象,凸显潮水的滔天高度,体现苏轼豪放派的艺术风格。
实际案例:此诗作于北宋,当时钱塘江潮的规模可能与现代因河道变迁略有差异,但夸张手法仍真实反映了古人的观潮体验。

四、现代诗歌中的钱塘江

如徐志摩《钱塘江看潮》中:
> “万千箭簇疾飞鸣,一霎银龙战血腥。”

壮丽景象:用”银龙””箭簇”比喻潮水的迅疾与凌厉,赋予自然现象以史诗般的战斗意象。

总结

这些诗歌通过比喻、夸张、动态描写等手法,将钱塘江的潮汐之力水势之猛景观之奇展现得淋漓尽致。实际案例显示,古人对钱塘江的观察与今日科学认知高度契合,而诗歌的艺术加工更使其成为永恒的文化符号。

(0)
上一篇 15小时前
下一篇 15小时前

相关推荐

  • 陶令是什么意思?陶渊明别称背后的文化典故与历史背景

    陶令是什么意思?陶渊明别称背后的文化典故与历史背景 引言 陶渊明,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淡泊名利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2025年3月19日
    350
  • “循”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循”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一、“循”字的甲骨文起源 “循”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字形由“彳”(表示行走)和“盾”(表示盾牌)组成。甲骨文中的“循”字(如《甲骨文合集》第6057片)描…

    2025年3月27日
    90
  • 尕怎么读音读出来?方言词汇发音揭秘!

    “尕”字在汉语中读作gǎ,是一个方言词汇,尤其在西北地区如甘肃、青海等地广泛使用。以下是对“尕”字发音及其方言用法的详细揭秘: 发音指南 拼音:gǎ 声调:第三声,发音时声调由低到…

    2024年12月20日
    4470
  • 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种做法对吗?

    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利己主义的道德困境 一、引言 “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中国传统谚语,形容一种只关注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困境的行为态度。这种做法的对错一直是伦理学和…

    2天前
    10
  • 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古诗流传?

    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古诗流传?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在端午节期间创作了大量诗词,表达对这一节日的独特情感。以…

    2025年3月12日
    320
  • 关于菊花的诗有哪些赞美之词?

    关于菊花的诗有哪些赞美之词? # 一、菊花的文化象征意义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其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

    20小时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