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乐府诗概述
什么是乐府诗?
乐府诗是中国汉代设立的音乐机构”乐府”采集、创作的诗歌,后演变为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包括:
– 民间性: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众生活
– 叙事性:常以故事形式呈现
– 语言质朴: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
两汉乐府诗的主要分类
1. 郊庙歌辞
汉代皇室祭祀用的乐章,代表作品:
– 《安世房中歌》17章(汉高祖唐山夫人作)
– 《郊祀歌》19章(汉武帝时作)
2. 鼓吹曲辞
军乐和仪仗音乐,著名作品:
– 《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3. 相和歌辞
最富艺术价值的类别,包含:
– 《陌上桑》(揭露太守调戏民女)
– 《孔雀东南飞》(中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经典作品深度解析
《孔雀东南飞》案例
– 文学地位:中国古代最长叙事诗(全诗1785字)
– 故事梗概:
1. 刘兰芝被婆婆驱逐
2. 夫妻殉情反抗封建礼教
– 名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陌上桑》艺术特色
1. 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2. 对话推进:通过罗敷与使君对话展开矛盾
3. 夸张手法:”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乐府诗的历史价值
1. 开创五言诗体:奠定后世五言诗基础
2. 现实主义传统:如《东门行》写贫民反抗
3. 保存民歌精华:《江南可采莲》保留原始民歌风貌
> 学术提示:现存汉代乐府诗约40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的”汉乐府”部分。重点研究篇目应包括《妇病行》《孤儿行》等社会写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