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上一句是什么?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上一句是什么?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上一句是什么?

一、诗句出处与全文

“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诗如下: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重点内容:上一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两句通过饮酒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深切不舍。

二、诗句解析与情感内涵

1. 上一句的作用
“劝君更尽一杯酒”以劝酒这一典型送别行为,强化了离别的仪式感。酒既是情感的媒介,也暗含“此别难再逢”的无奈。
2. 文化象征
“阳关”是唐代通往西域的要塞,“无故人”点明友人将踏入陌生荒凉之地,凸显了边塞诗的苍凉基调。

案例:在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常有“阳关送别”主题,印证了此诗在当时的广泛传播与共鸣。

三、实际应用与误用案例

1. 正确引用
在表达离别或怀旧时,常完整引用两句诗,如:“人生聚散无常,真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 常见错误
– 误记上一句为“春风不度玉门关”(实为王之涣《凉州词》)。
– 混淆“阳关”与“玉门关”,二者虽均为边塞意象,但分属不同诗作。

重点内容:引用古诗需严格核对原文,避免张冠李戴。

四、延伸知识:阳关的历史意义

阳关位于今甘肃敦煌西南,是丝绸之路南线的关键关卡。王维以此地为背景,将个人离愁升华为家国边塞情怀。现代考古发现阳关遗址存有大量汉代至唐代文物,印证了其历史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仅明确了诗句的上一句,更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深度。古典诗词的精准引用与解读,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

(0)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杜甫传中,阴阳割昏晓上一句是何?

    杜甫传中,阴阳割昏晓上一句是何? 1.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著称。在《登高》一诗中,杜甫写道:“阴阳割昏晓,乾坤日夜浮。”这句诗描…

    2025年2月28日
    560
  • 课堂上怎么讲文言文字典,让学生更易懂?

    在课堂上讲解文言文字典,让学生更易懂,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的 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的,即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字典的使用方法,理解文言文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

    2024年12月27日
    980
  • 描绘一个人的相思之苦,哪些诗句最动人?

    描绘相思之苦的动人诗句 相思,是人类情感中最为深沉且复杂的一种。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思念,更是一种心灵的煎熬与期盼。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句描绘了这种情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篇章。以…

    2025年3月9日
    520
  • 春雨的诗有哪些描绘了春雨之美?

    春雨的诗有哪些描绘了春雨之美? 一、春雨的意象与美学价值 春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被赋予生命、希望与柔情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春雨的朦胧、温润与生机,形成独特的审美意境…

    2025年4月10日
    170
  • 瑅怎么读?发音教程分享

    瑅的正确读音为tí。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发音教程分享: 一、发音要点 声母:瑅字的声母是“t”,发音时,舌尖轻抵上齿龈,然后迅速放开,使气流从口腔中冲出,声带不振动。 韵母:瑅字的韵母…

    2024年10月14日
    3750
  • 唢呐这种乐器出自哪里?

    唢呐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 唢呐的起源地 唢呐是一种双簧木管乐器,其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它并非中国本土乐器,而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外来乐器。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证据,唢呐…

    2025年3月29日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