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中的豪放精神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出处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来源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千古名句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创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是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漫游梁宋时期所作,充分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将进酒》全诗如下: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李白诗歌的豪放精神体现
1. 自我价值的强烈肯定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仅是诗句,更是李白的人生信条。这种对自我价值的绝对自信,突破了传统文人谦逊含蓄的表达方式,展现出盛唐时期特有的精神气象。
实际案例:即便在被”赐金放还”的政治失意时期,李白在《行路难》中仍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始终保持对自身能力的坚定信念。
2. 打破常规的想象方式
李白的豪放体现在其超越时空的想象力上。在《蜀道难》中,他用”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夸张手法,将现实景物升华为艺术奇观。
3. 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
“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的是一种超越物质束缚的精神自由。李白在《襄阳歌》中写道”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同样体现了这种蔑视世俗价值的精神境界。
豪放风格的历史影响
李白的豪放诗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宋代苏轼开创”豪放词派”,其”大江东去,浪淘尽”(《念奴娇·赤壁怀古》)明显受到李白影响
– 现代诗人郭沫若称李白为”诗仙”,并在《女神》等作品中继承发展了这种浪漫豪放风格
重点启示:李白的豪放精神不仅是文学风格,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命态度,对当代人面对挫折、实现自我价值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