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诗歌教学方案:如何带孩子感受雪意?

冬天诗歌教学方案:如何带孩子感受雪意?

冬天诗歌教学方案:如何带孩子感受雪意?

#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诗歌赏析,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2. 结合感官体验,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
3. 引导创作,提升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 二、教学准备

诗歌选材:精选与雪相关的经典诗歌(如白居易《夜雪》、毛泽东《沁园春·雪》片段)
教具:雪景图片/视频、轻音乐(如《雪之梦》)、仿真雪花道具(无雪地区适用)
安全提示:若户外实践,需检查防寒装备与活动场地安全性

# 三、教学步骤

# 1. 创设情境,唤醒感知

案例:播放《冰雪奇缘》片段或展示齐白石《雪景寒林图》,提问:“你眼中的雪是什么颜色/声音/味道?”
重点:引导学生用多感官描述,如“雪踩上去像咬碎白糖的声音”(听觉联想)。

# 2. 诗歌共读与意象分析

重点内容
白居易《夜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分析“以声衬静”手法
对比教学:现代诗《雪花的快乐》(徐志摩)中的动态意象“飞扬,飞扬,飞扬”

互动设计
让孩子用身体动作模仿雪花飘落,体会诗歌节奏。

# 3. 户外/模拟实践

实际案例
– 有雪地区:带学生观察积雪形态,记录“像棉被/糖霜”等比喻
– 无雪地区:用泡沫颗粒模拟降雪,配合朗诵《如果我是一片雪花》(金波)

重点:要求记录3个具体观察细节(如“雪花落在手套上像小星星”)。

# 4. 创意写作引导

模板示范
“我是______的雪,
喜欢落在______(地方),
因为那里有______(记忆/故事)。”

学生作品示例
“我是淘气的雪,
喜欢落在爸爸的眼镜上,
因为这样他就能和我一起看白茫茫的世界。”

# 四、教学评估

观察记录:能否用比喻句描述雪(如“像蒲公英的旅行”)
创作成果:诗歌中是否包含触觉/视觉等两种以上感官描写

# 五、延伸活动

1. 跨学科融合:讲解雪花晶体科学知识(六边形结构)
2. 家庭任务:与家长合作拍摄“雪的诗意瞬间”并配短诗

重点提示:对于南方的孩子,可通过VR雪景体验或冰块观察弥补地域局限。

通过多维度沉浸式教学,让“雪”从抽象文字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审美体验,最终实现从“读诗”到“诗意生活”的能力迁移。

(0)
上一篇 5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 “江湖水浪打浪”出自哪里?俗语探源!

    “江湖水浪打浪”这一俗语,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具体的诗词或文献,而是广泛流传于民间和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江湖的波澜壮阔和人生的起伏跌宕。以下是对这一俗语的探源和分析: 一、俗语来源 …

    2024年12月30日
    1510
  • 唐代田园诗代表作有哪些?王维孟浩然的诗风对比

    唐代田园诗代表作及王维、孟浩然诗风对比 一、唐代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唐代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田园生活为主,风格清新淡雅,代表诗人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以下是几首经典代表作:…

    1天前
    220
  • 嘉爵摩托出自哪里?品牌故事及发展历程!

    嘉爵摩托是一款来自中国的摩托车品牌,其生产基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以下是关于嘉爵摩托的品牌故事及发展历程的详细介绍: 品牌故事 嘉爵摩托的品牌故事始于对摩托车行业的热爱与执着。自创立…

    2024年12月31日
    1200
  • 政者正也出自哪里?这句话有何哲理?

    “政者正也”的出处与哲理探析 一、出处:儒家经典《论语》 “政者正也”出自《论语·颜渊》篇,原文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这句…

    6天前
    180
  • 有哪些诗关于植物的诗?草木情怀的诗歌集锦

    草木情怀的诗歌集锦:探寻诗中的植物意象 植物自古以来就是诗人笔下的重要题材,它们或象征高洁品格,或寄托离愁别绪,或展现自然之美。以下是一些经典植物诗歌的集锦,涵盖不同朝代和风格的代…

    3小时前
    10
  • 学而时习之出自哪里?《论语》学习方法论

    学而时习之出自哪里?《论语》学习方法论 一、“学而时习之”的出处与原文 “学而时习之”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原文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25年4月11日
    80